“哭也能赚钱”,长乐一名专业“哭灵人”,入行24年,身价从一场70涨到如今的一场

怀瑶看娱乐 2024-11-28 21:12:39

“哭也能赚钱”,长乐一名专业“哭灵人”,入行24年,身价从一场70涨到如今的一场3000块,如今已经靠着哭,给两个儿子买上了婚房,她就是李美珍…… 早上五点,天刚蒙蒙亮,李美珍的手机铃声刺破了宁静。 电话那头是村里的“红白事”主持人老林,他用低沉的声音通知她:“美珍姐,今天有场急活儿,林家那边老太太昨晚走了,想让你过去哭一场,你看看能不能赶上?” “行,林叔,我这就准备。”李美珍麻利地爬起来,换上那套专门干活的素色衣服,脸上涂了点水,让自己显得憔悴些。 出门前,她把老母亲的早饭准备好,又叮嘱几句。 她拎着一只老旧的布包,上面装着香纸和祭奠用的小配件。这些不是她的工作内容,但她知道,哭灵人的细致周到往往能赢得主家的好感。 接活是门学问,尤其是这行。李美珍早年都是被动等人介绍,后来凭着口碑,渐渐有了主动找上门的客户。像今天这种急活儿,通常酬劳会高一些,一场3000块左右。 到了林家,李美珍没急着开始,而是站在灵堂旁听老林介绍逝者的情况:“老太太一辈子贤惠,有五个孩子,最小的还在外地,今早刚赶回来。家里亲戚多,规矩也大,你要多上点心。” 李美珍点点头,迅速记住了这些细节。 在灵堂前,她跟主家人简单聊了几句,问了些老太太生前喜欢什么、有哪些遗憾,家里人最在意什么细节。 这些问题听起来普通,却是她干好活的关键。了解得越多,她哭得就越“真实”,主家满意度也会更高。 到了该哭的时候,李美珍站在灵堂中央,跪下身子,双手合十,闭上眼睛。 一开始,她低声抽泣,仿佛在哀悼逝者;随着旁人递来老太太的照片,她开始放声痛哭:“老太太啊,你怎么就这么走了呢!五个孩子才刚聚齐,你怎么舍得离开他们!” 她一边哭一边喊,语调随着节奏起伏,有时哽咽,有时痛喊,完全融入了情景之中。 旁边的亲戚们看着,许多人眼眶都湿了,甚至老太太的几个儿女也忍不住嚎啕大哭。 整个灵堂弥漫着浓浓的悲伤氛围,连那些本来只是来凑个热闹的村民也忍不住感慨:“这哭得像亲人一样,真有一套!” 然而,也不是所有人都买账。在场一些年轻人窃窃私语:“还不是花钱请来的?这不就是哭戏吗?” 这种话,李美珍不是第一次听到,但她早就习惯了,只当没听见。 一场哭灵下来,李美珍已经是满脸泪痕,声音嘶哑。 她站起来,朝主家鞠了一躬:“今天哭得不够好,希望能给老太太走得安心。”主家人连忙摆手。 一场活儿结束,李美珍跟着主家回到偏厅。 主人家从桌上的红包里拿出厚厚的一叠钞票,递到她手里:“这是今天的辛苦费,3000块,给您。” 李美珍点头致谢,把钱放进包里。她心里清楚,这笔钱虽然是应得的,但对于旁人来说,可能就是“炫耀的罪证”。 果不其然,当她拎着布包走出主家门口时,几个邻居在一旁指指点点:“看见没?哭一场就挣这么多!这活儿要是能干,我也想去试试。” “嗨,真不怕丢人,靠哭吃饭,这不是发死人财嘛!” 李美珍没有回应,低头离开,她不想争辩。毕竟,做这行多年,她学会了一个道理:人总是只看到表面,从来不愿意了解背后的艰辛。 几天后,林家葬礼结束的视频被上传到了网络上。 视频中,李美珍哭得声嘶力竭,满堂宾客泣不成声。而更让人惊讶的是,一段关于“哭灵人收入”的文字描述:“长乐‘哭灵人’一天挣3000,专业人士月入过万。” 这条视频迅速引发热议,点赞量飙升,评论区却充满了争议。 有人质疑:“靠别人悲伤赚钱,真是没有底线。”“哭灵有什么技术含量吗?不过就是职业哭丧人罢了。” 也有人为她说话:“这行不丢人,谁家办白事不想有个体面?她哭得真诚,就值得这个价格。”“哭灵人也是靠劳动赚钱,比那些投机取巧的人强多了。” 李美珍的儿子看到视频后,气冲冲地跑回家:“妈,你干脆别干了,老被人说三道四,太掉面子了。” 李美珍叹了口气:“儿啊,这钱是咱正儿八经挣的,我不偷不抢,也没坑害谁。别人怎么看,咱管不了。” 虽然网络上对她的工作褒贬不一,但李美珍心里很清楚,这份工作不仅是她的生计,更是她改变家庭命运的关键。 靠着这份看似“不体面”的职业,她供两个儿子读完大学,给他们各买了一套婚房。 如今,她的家庭条件改善了许多,但这背后,她付出的辛苦和承受的流言蜚语,却鲜有人知。 无论是多么不起眼的职业,只要脚踏实地地做,也能赢得尊重。 她不在意别人眼中的“丢人”,也不怕面对网络上的争议。 “哭不是丢人的事,只要哭出了真情,也是一种对逝者的尊重。”李美珍淡然地说,“至于别人怎么看,那就让他们去说吧。”

0 阅读:131
怀瑶看娱乐

怀瑶看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