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1月26日,“产品503“Ka-252RLD(后来的ka-31)舰载预警直升机首飞,该机是前苏联在对当时的舰载远程目标探测手段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后结合自身实际需要研制的一种直升机机载雷达探测预警系统,其主要任务是使用机腹下可折叠收纳的E801M Oko矩形无源相控阵天线脉冲多普勒空中和海上监视雷达全天候对空中的高空低速目标(如攻击机、反舰导弹和巡航导弹)以及各种水面目标进行远程雷达探测(自动搜索、识别、跟踪)并通过数据链将加密数据传输到地面站和编队中的舰艇。雷达由下诺夫哥罗德无线电工程研究所(NNIRT)研制,对空中目标的探测距离为120-210公里,对水面船舶的探测距离约为250公里,初期能同时跟踪20个目标,后期经过升级可同时跟踪40个目标,6平方米的雷达天线从水平面转向90度垂直开始工作所需时间为80秒,系统开机时间为5分钟,工作时,天线以每分钟6转的速度旋转,雷达的方位角覆盖范围为360°。一旦导航员将雷达系统切换到工作模式,系统就会自动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导航员的作用只是观察屏幕上的目标显示情况和监控设备运行状况,直升机的工作高度为3500米,任务持续时间2小时30分钟。1987年的首飞之后,在接下来的三年中两架原型机031(编号03D1)和032(编号03D2)进行状态测试并准备在库默陶开始量产,苏联的解体终止了这一切,唯二的两架原型机经过漫长的测试和微调后登上了“库兹涅佐夫”号重型载机巡洋舰和一艘”现代“级驱逐舰,如果没有印度人的出手,Ka-31的历史可能就此终结,1999年印度购买了9架Ka-31并在2009年再追加了5架,中国海军是该机的第二个海外客户,购买的数量也是9架,第一架于2010年11月交付。在经历了漫长的“潇洒九十年代”之后,重获新生的ka-31项目也终于开始赶上了俄罗斯军队的建设步伐,继续进行舰载改进型项目ka-31R的工作并于2012年送往叶伊斯克第859海军航空战斗和飞行训练中心(红90,红91,前者2016年还随“库”舰编队到了叙利亚接受实战的洗礼,2020年分配到了黑海舰队318混成航空兵团。)另外,图14是ka-31为满足陆军要求配备用于侦察地面目标的无线电技术综合体L-381进行“23D2”项目测试改造的原型机。
1987年11月26日,“产品503“Ka-252RLD(后来的ka-31)舰载
造飞机算我一个
2024-11-27 12:16:5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