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被曝计划让伊朗破产 英媒近日爆料称,特朗普计划明年1月重返白宫后,迅速重启针对伊朗的“极限施压”策略,甚至直言要让德黑兰“破产”。这标志着他执政风格的强势回归,也预示着中东局势将迎来新一轮紧张升级。
特朗普的“极限施压”并不新鲜。2018年,他退出伊核协议,通过一系列经济制裁试图压制伊朗的地区影响力。然而,这一策略带来的不仅是伊朗经济的持续困难,也让美伊关系更加剑拔弩张。如今,这一剧本或将再次上演,值得探讨的是,它是否会如特朗普所愿?
特朗普的目标是通过打击伊朗的石油收入,让其在经济上难以为继,最终迫使其重新回到谈判桌,签订更“对美国有利”的核协议。但问题在于,伊朗过去几年已展现了极强的“抗压韧性”,不仅在制裁下依然维持政权运转,还通过多元化手段寻求经济出路,比如与俄罗斯、中国的合作。
宣称让伊朗“破产”,既是一种强硬表态,也难掩其操作性上的局限。经济制裁虽然威力巨大,但往往无法一锤定音。特别是在伊朗有多方盟友支持、中东多国利益复杂交织的背景下,真正孤立德黑兰并不容易。
“极限施压”策略不仅是特朗普与伊朗的较量,更是一场国际博弈。以色列对美国的强硬立场无疑持欢迎态度,而欧洲国家则可能陷入两难——一方面希望维护地区稳定,另一方面又要在美伊间寻找平衡。
中俄与伊朗近年来的关系愈发密切,美国的制裁或许会加速这一合作关系。尤其是在当前全球政治格局日趋多极化的背景下,美国若想完全孤立伊朗,恐怕更多的是“事倍功半”。
美国重拾强硬政策,可能加剧地区的不稳定性。沙特、以色列等国或因美国的支持而更加强硬,但这也可能引发伊朗的反制措施,甚至出现新的代理人冲突。
特朗普的“极限施压”策略看似强硬,但更像是一场高风险的博弈:它可能在短期内制造外交突破,却也可能在长远上加深地区动荡,甚至削弱美国的国际形象。无论如何,这一计划的实施都将为全球地缘政治掀起新的波澜。未来,如何平衡强硬与谈判,将成为特朗普政府的真正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