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富宁一中学生质疑学校有钱不修宿舍的事情,我在某平台的一句发言被网爆了,我说“如果住宿的苦都吃不了,以后生活会更苦”。 很多人的评论都集中在一点“我们生来不是吃苦的,凭什么让我们吃苦”。 没错,谁想吃苦呢?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年龄思维问题,二是生活阅历问题。 所谓年龄和思维,短时间之内是很难改变的,十几岁的孩子和三十几岁的中年以及五十几岁的中老年人会拥有完全不同的思想,七十年代的人和九十年代的人和00后的孩子又完全有不同的价值观。你让一个初中生去体会你40年生活的苦,他完全不能理解,他们没有错,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问题永远不同。初中生、高中生的思维就是我父母有钱,我凭什么吃苦,这是绝大多数青少年内心的真实想法,父母奋斗的意义除了是保障自己的生活,更多的还是为孩子铺路,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不会改变,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青少年的惯性思维,特别是00后甚至10后的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占据大多数。这不是你们的错。 大家都知道郭晶晶,作为跳水女王,作为豪门阔太太,她的教育方式和思维值得所有年轻父母学习,几十块钱的衣服,几块钱的头绳,便宜的地摊货,却能够让孩子死心塌地的跟随顺从,她的孩子可以出入高贵场所也可以吃的惯地摊,只有经历过低落才会体会高品质生活的意义和难能可贵。 其次就是生活阅历问题,从未踏入社会的青年不懂得尔虞我诈,更不懂得职场如战场,有人说,我父母有的是钱,可以养我一辈子,这类人可以刨除在外,不在讨论之列。 对于大部分青少年来说,你的父母在你学习期给你的只是为了让你好好读书的基本保障,不是给你不思苦难的理由,任何一个父母都不愿意孩子吃苦,但是任何一个父母也不愿意孩子奢靡成风,不思进取。 没有真正经历过独自生活的人永远没有资格评价苦不苦,因为再好的生活都不是你自己凭本事挣来的,假设在你即将踏入社会的时候,你父母破产了,还欠了一屁股债,你应该怎么办?是继续享受生活还是吃苦创业,回报父母?假设你在学校过着阔少的生活,父母却缩衣节食,在你踏入社会的时候你又要怎么办?自己继续“剥削”父母,让父母老无所养? 吃不吃苦,取决于你的能力,而不是出身?更不是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你生下来不想吃苦,可以,让你父母挣够你一辈子吃喝玩乐的资本。如果不能,你就要好好读书,吃读书的苦,将来学有所成,出人头地,才能避免吃更多的苦。
关于富宁一中学生质疑学校有钱不修宿舍的事情,我在某平台的一句发言被网爆了,我说“
在去潜泳
2024-11-16 10:14:39
0
阅读:88
白兔诺登
当你去饭店花了几百点一桌菜,老板给你端上来一堆泔水,你也要坦然接受,连这点苦都吃不了,以后去社会上更难活,我坑你=你要吃苦=社会上更苦=你要接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