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新四军副团长被日军追击向老农求助,结果老农一脚把他踹进水田,之后,副

紫蓝谈社会趣事 2024-11-07 16:06:03

1940年,新四军副团长被日军追击向老农求助,结果老农一脚把他踹进水田,之后,副团长对老农说:“老伯,谢谢你了!救命之恩,不知道该如何报答。” 1973年,北京。老人躺在病床上,心里却回到了五十年前。他叫张体学,他并不怕死,因为他一生都在为信仰而战,为人民而活。 1933年,不满20岁的张体学加入了红军,成为红二十五军独立营的一名战士。 这段时间,他经过了很多战斗,渐渐变得勇敢、机智,也更加忠诚,成了一个合格的革命战士。 他不仅勇敢善战,还很有智慧和担当。 在担任军长徐海东的警卫员期间,他曾背负着部队的军饷,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将这笔重要的资金安全送达。 在直罗镇战役中,他冲锋在前,击毙了敌109师师长牛元峰,就此一战成名。 抗日战争开始后,张体学加入了新四军,继续为国家的解放而战斗。 他积极动员大家,组织抗日活动,还成立了鄂东抗日游击队伍。 这支队伍最初只有二十多人,但很快壮大到五百多人,成了抗日战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他带着队伍用灵活的战术打伏击,多次击溃日军小队,成功抵挡了敌人的多次扫荡,为鄂东地区的抗日斗争立下了汗马功劳。 1939年底,张体学担任鄂豫挺进纵队独立团副团长。 他在一次侦察任务中,潜入敌方内部,搞到了关键的情报。 他正准备撤退,结果被日军发现了。 千钧一发之际,一位老农将他踹进水田,掩护他躲过了日军的追捕。   这位老农姓李,张体学记下了他的住址和样貌,还在抗战结束后回去看望了他。   不过这都是后话。 言归正传,张体学一回到部队,就马上汇报了收集到的情报,给接下来的战斗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随后的战斗中,张体学指挥部队有效地打击了日军,粉碎了敌人的围剿计划。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内的局势还是不太稳定。 张体学继续带领部队,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 他带领部队收复了浠蕲边区,巩固并扩大了鄂东根据地。部队发展到了八个营,还拥有了几十支便衣队。 1946年,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在中原突围的关键时刻,张体学奉命率部坚守宣化店,掩护中原军区首脑机关和主力部队安全突围。 他巧妙地运用“空城计”,迷惑了敌人,为大部队的突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突围后,张体学带着部队又回到了大别山,继续打游击战。 在敌强我弱的艰难环境下,他率领部队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周旋,牵制了大量敌军,有力地支援了其他根据地的斗争,直至解放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张体学放下军装,开始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他先后当过大冶地委书记、湖北省的副主席和省委副书记,1956年还成了湖北省的省长。 他会始终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上,主政湖北的那段时间里,这一点特别明显。 他深入山区,了解民情,解决实际问题,为湖北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重视农业发展,积极推动水利建设,缓解了湖北地区的旱涝灾害,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 张体学一直保持着节俭朴实的生活作风,从不搞特殊。 他常去基层,和大家打成一片,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尊重。 他曾拒绝一位老乡送来的荷包蛋,并教育警卫员要遵守纪律,不能给群众增添负担。 这件事在当地成了美谈,也展现了他一心为百姓的高尚品质。 1972年,张体学被确诊患上肺癌。 即使生病了,他还是挂念着湖北的人民和湖北的发展。 1973年9月3日,张体学在北京逝世,享年58岁。 他的一生,正如他的名字一样,用身体力行诠释了什么是“体恤百姓,学习先进”。 从红军战士到新四军副团长,从抗日战场到解放战争,从地方领导到人民公仆,他始终坚守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建设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参考资料:湖北文史资料 1999年第3辑——《治水省长张体学 薛毅》

0 阅读:3
紫蓝谈社会趣事

紫蓝谈社会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