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湾地区防务部门刚刚敲定了采购500枚“爱国者”防空导弹的计划。紧接着,我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就公布了歼-16战机在机库内的独家画面。这款被称为“炸弹卡车”的重型战斗机,以其过硬的性能,直接回应了当前台海的军事动态。一边是进攻型武器的展示,一边是防御性武器的采购,在这一攻一防之间,可以看到台独势力试图依靠“爱国者”系统构建所谓“安全屏障”。但现实情况恐怕并不能 如他们所愿。
根据《台北时报》披露的信息,这次台军采购的500枚导弹,将配备4套“爱国者”PAC-3MSE型防空系统,优先部署在花莲和台东地区,目的是弥补台湾东部海岸的防空漏洞。不过,如果我们仔细分析相关数据,就会发现其中存在不小的隐患。那些防空系统的发射装置,原来可以搭载16枚CRI导弹,现在却只能装载12枚MSE导弹。虽然导弹射程有所提升,但整体火力密度却明显下降了。
更重要的是,台湾现有的9个“爱国者”导弹连,大多数都集中在西部区域。这次即便再增加4套系统,仍然难以实现全岛覆盖。此外,台湾媒体宣称该防空系统具备“对抗低雷达截面目标”的能力,但面对高超音速突防目标时,其实际拦截率仍然存疑。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这次采购的资金来源,是旧项目的结余款项。这一点从侧面反映出台湾防务预算的紧张状况。想依靠这样“拼凑”出来的防空系统来防守,台军显然底气不足。
就在台军宣布采购计划的第二天,我们大陆航空工业沈飞的机库中,歼-16战机完整亮相。在镜头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它的双发双座设计,以及垂尾的切尖造型。设计师用一句“这是没有短板的飞机”,点出了歼-16的核心优势。
作为“炸弹卡车”,歼-16拥有12吨的巨大载弹量,这使它成为实战中的利器。它可以挂载8枚霹雳-15中距空空导弹,掌控200公里以上的制空权;同时还能携带4枚鹰击-83反舰导弹,在航母防空圈外发起攻击;当然也可以挂载20枚激光制导炸弹。它的双座分工设计进一步提升了作战效率——前舱飞行员负责飞行,后舱操控武器系统。即使以2.5马赫的高速突防,歼-16也能精准完成打击任务。
在2024年的军事演习中,歼-16曾与歼-20组成“黄金搭档”,在短短20分钟内就瘫痪了模拟的“爱国者”导弹阵地。如今机库画面的公开,不仅展示了歼-16的装备细节,更向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我解放军应对台海局势,具备足够的硬实力。
台独势力指望用500枚防空导弹筑牢防线,但在歼-16这样的实力面前,台岛防线更像“纸糊的盾牌”。从性能上看,歼-16的反舰导弹射程达到280公里,突防速度可达2.5马赫,这些都让“爱国者”系统的拦截难度大大增加。从体系作战的角度看,歼-16可以与歼-20、轰-6K等战机配合,构建多层次打击网络。台岛单靠几套可怜的防空系统,根本无法抵御这样的进攻体系。
国台办发言人早已明确指出:“再多武器也挡不住统一大势。”台湾当局花费重金从美国采购装备,本质上是在购买一种“二手安全感”。面对歼-16这样的利器,任何分裂势力的军事图谋都将落空。如今歼-16 “炸弹卡车”早已倾斜了台海的实力天平,从台湾东海岸的“爱国者”导弹阵地,到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的歼-16机库,台岛军事力量代差落后是清晰可见。对台湾当局而言,与其在“以武谋独”的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不如正视历史潮流,主动回归。台岛想依靠“爱国者”系统阻挡统一的大趋势,注定是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