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英国女王访华,国家找霍英东借车。没想到,霍英东直接购买了一辆全新的劳斯莱斯,作为对女王的诚意之献。当访问圆满结束,说了一句:“不用还了!” 信息来源:(凤凰网——《曾接英国女王广州“女王座驾”光荣退休》) 1986年,是一个注定载入史册的年份,对于中国,对于香港,这一年充满了特殊的意义。距离1997年香港即将回归祖国的怀抱,还有11年的时光,此时的中英两国关系错综复杂,敏感而微妙。 这一历史的关键时刻,英国的伊丽莎白二世皇冠之下的女皇,展开了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之旅,而这位尊贵的女皇与一位香港的商业巨擘——霍英东的名字,将永载史册,紧密交织,香港的回归,中英的关系,像是钟摆一般,在这历史的钟楼上来回晃动。 这场政权的交替不仅重塑了香港的命运,也对两国的交往产生了深远影响,虽然过程中充满曲折与挑战,但在双方的合作与努力下,最终实现了平稳的政权交接,如今回首这段历史,它依旧在中英关系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984年,随着《中英香港问题联合声明》的签订,香港回归大幕正式拉开,计时器开始滴答作响,而伊丽莎白二世的中国之行,无疑为这段历史的篇章添上了一笔浓墨重彩。 这次访问并非寻常的外交礼仪,它的意义远超表面,它象征着两国关系的破冰,是一枝伸向和平的橄榄枝。此次女皇的中国行,也是向全世界释放了一个清晰而坚定的信号:英国王室对香港回归祖国的支持。 在对待香港回归这一问题上,伊丽莎白二世展现出了与一般政客不同的政治智慧。她与那位以“铁娘子”之称闻名于世的撒切尔夫人,在香港问题的处理上,产生了分歧,撒切尔夫人出于政治的考量,不愿轻易放手这片繁荣之地,甚至制定了应对可能冲突的军事计划。 而伊丽莎白二世却一直主张和平交接,她认为这最符合两国的长远利益,正是由于女王的坚定,才使得香港得以实现和平的政权回归。 对于伊丽莎白二世的中国之旅,中国方面表现出了极高的重视与礼遇,在养源斋的盛宴中,全程无一烟蒂,这细微之处足以显现中国方面对此访的高度重视,以及对香港回归的热切期盼。作为广州的地主,霍英东深知自己肩负的接待责任之重大。 他不仅仅要表达香港和广州人民对女王在香港回归问题上的感谢之情,更要向世界彰显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霍英东心中一直悬着的一块石头,便是女王的出行用车问题。女王的御用座驾,自是非凡之物,非同小可,那便是劳斯莱斯。 霍英东决意要以最大的诚意,为女王提供一辆在等级上与她在英国相匹配的座驾,他并未以此前自己所用的劳斯莱斯来迎接女王,因为他觉得,这与女王的御驾相比,无论级别还是使用过一次的“二手”状况,都有损于国家的颜面。 因此他不惜重金购置了一辆与女王御用车同款的1977年产劳斯莱斯幻影,这辆车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价值极高。 霍英东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身贫寒,生于船舱之中,小时候家里遭遇台风的灾难,失去了父亲和兄弟,他成了家族中唯一的男性成员。 在母亲的辛勤抚育下,霍英东孜孜不倦地学习,最终考入了香港的名牌学府——皇仁书院,步入社会后,他从底层爬起,逐步走向人生巅峰,霍英东的一生,诠释了一个普通人凭借不懈努力和坚定信念,能够取得的伟大成就。 在英国女王访华期间,霍英东的表现引人瞩目,他陪同女王游览广州,品尝地道的广东茶点,体验广州的都市风貌,在广州行的高潮部分,霍英东在白天鹅宾馆亲手种下一棵橡树,象征着英中友谊长存的美好愿景,女王此行对中国的印象大为改观,她见到了一个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中国,一个在东方迅速崛起的强国。 女王离别广州之际,有意向霍英东授予荣誉勋章,却遭到了他出人意料的婉拒,霍英东的理由简单而诚挚:香港即将回归中国,他身为中国人,无须接受英国的荣誉,他的这一拒绝,不仅彰显了其个人身份的骄傲,更体现了对国家尊严和民族自尊的坚定维护。 霍英东不仅婉拒了荣誉勋章,还将女王赠予的劳斯莱斯车型捐赠给了国家,该车成为了接待国际友人的专用车辆,这辆劳斯莱斯不仅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也成为中国与国际社会日益密切的交流合作的象征。 霍英东的爱国行为并不仅仅表现在物质捐赠上,他一生都在以实际行动诠释爱国精神,无论是在抗美援朝期间秘密输送物资,还是支持香港回归、资助中国申办奥运会,他都勇于担当,不计名利,霍英东的事迹是一段关于奉献、责任与爱国的传奇,他以自己的生命实践向世人展示了一个真正爱国商人的形象,他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强大支柱。 霍英东的人生故事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奋发向前。他从苦难中成长,历经生活的洗礼,成就了不凡的事业,他满腔热忱,以祖国为重,他的一生,是一首荡气回肠的民族振兴之歌。
1986年,英国女王访华,国家找霍英东借车。没想到,霍英东直接购买了一辆全新的劳
事友看过
2024-11-05 18:29:07
1
阅读: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