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端到端智驾路线上,目前行业主要有两种路线,百度没有选择一步到位,而是选择了两段式端到端。
为什么这么选?
来看看百度是怎么说的:
One model端到端好像完全可以用所有的问题能用数据来解决,我们可以消掉大量的c加加代码,甚至我们可以裁掉很多的工程师,剩下的同学都转去做数据。
安全是规模化部署增加时的第一要素,这也是我们做技术选型考虑非常重的一点。
为什么我们会选择二段式的端到端技术架构?
第一一个模型的黑盒系统对用户的使用体验我们是缺乏控制力的,我们很难控制这个系统它输出的内容。
第二就是黑盒系统同时缺乏透明度,工程师很难去debug系统在决策时的逻辑,所以出了问题的时候怎么修?是不是说都能靠数据解决,其实大家也不是那么确定
用一个模型达到系统极高的“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要求,没有先例(上限很惊喜,但下限也很无语)
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能足够好的保证安全,我想大家也一定会有些疑问。
基于完全的端到端,左边的one model一路向前的系统,将比我们右边分层的端到端更难收集长尾数据,去迭代我们的模型,去修复我们路上的问题,而且概率的差异它并不是线性的,而是指数级的。
它背后确实有蛮大的不确定性以及很长的时间周期去让它真的产生价值。
因此我们结合所有这类的分析以及分析利弊,我们很坚定的选择了第二种分段式的端到端
#新能源大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