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这个好人,却注定不是个好皇帝

泽豪说国际 2024-10-15 18:28:00

1464年2月,38岁的明英宗朱祁镇病重。临终,他召来太子朱见深,下了最后一道旨意。这道旨意,不但为并不英明的明英宗加了分,而且造福了千万女子。

也许是本性使然,朱祁镇具有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而且对身边的人很好。

太监王振走了狗屎运,得以陪伴幼年朱祁镇,与朱祁镇的关系牢不可破,为将来权倾朝野打下了坚不可摧的基础。

明英宗即位后,极度宠信王振,给了他无限大的权力,甚至可以摘除了朱元璋挂在宫门口的“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碑。

作为普通人,这种“念旧情”的品格非常难得,但作为一个君主,过度宠信一个死太监,则是危害国家的玩火行为。

1449年,王振想圆自己的“英雄梦”,朱祁镇允了。于是他们亲手把大明几十万大军送到也先跟前,结果全军覆没,朱祁镇被俘。

即便被王振坑成这样,朱祁镇在历尽千辛万苦回国,并且复辟成功后,还想着为王振辩护,说他是好人。

再说非常忠直而能力卓越的于谦,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后,是他主张另立新君稳住朝廷,并组织兵力,在北京保卫战中取得胜利,从而保住了大明江山。

后来也先有意将朱祁镇意送还,也是于谦说服当时的皇帝朱祁钰,朱祁镇回来后虽然被囚禁,但好歹总算回了家。

1457年,皇帝朱祁钰病重,石亨和徐有贞,加上一个太监曹吉祥,几人立功心切,密谋之后发起“夺门之变”,帮朱祁镇成功复辟。

这三人夺门有功,受到了朱祁镇的优待,一时间风头无两,恃宠而骄。

三人中石亨和于谦有矛盾,徐有贞则想除掉于谦,于是又勾结起来,忽悠朱祁镇杀了于谦。

直到几年后,朱祁镇才明白,就算没有“夺门之变”,皇位也一样会落在他头上!这个认知令他后悔莫及,出手清算了“夺门团伙”。

可惜于谦已死,再也无法生还。

上面两件事,都是朱祁镇昏庸之际犯下的错。

但朱祁镇并非一无是处,他有他的优点。 他对身边的人很好,不管对方什么身份,都能够跟他们共情,重情义,比如对王振。

还有,朱祁镇很勤政,每天兢兢业业,亲力亲为处理政务。

在朱祁镇执政期间,规定对达到一定年龄的老人给予补贴,在当时来说是很好的养老制度。

朱祁镇最出彩的事,是在1464年,他生命即将终结时下了一道旨意:废除后宫嫔妃殉葬的规矩。

明朝这一野蛮制度,是朱元璋即位后规定恢复的,已经历经五朝,害了很多无的辜女子。

他们谁也想不到,这个野蛮制度,竟被朱祁镇这个平凡甚至昏庸的皇帝,下旨废除。

朱祁镇不是个好皇帝,但他临终前的这道旨意,却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明英宗朱祁镇,严格说起来上他也不算是个坏人,他很勤政,而且特别能与身边的人共情,虽然有两大污点,但他临终前废除殉葬的旨意,拔高了他在历史上的评价。

但他这样一个有温度的好人,注定干不好皇帝这个职业。

0 阅读:8996

评论列表

ABCDE12345

ABCDE12345

10
2024-10-17 11:50

少在这里吹于谦了。于谦就是个欺世盗名的奸臣,他是因为给文官抢到了兵权,架空皇帝,压倒武将和皇权而被文官集团吹捧起来的。

星繁 回复 11-29 15:34
[狗头]牛逼,自己干不了还嫌弃别人干的不好,叫门天子,留学生还值得洗。一个救国的皇帝死的不明不白,一个救国的大臣斩首抄家流放,有点正常的价值观行不?

不管咋的 回复 11-28 02:01
他说的或许不对。可你说的也过了,这些大员都是总揽全局的,实操的还是那群他们眼里的那群“丘八”,例如:石亨。后来的戚继光俞大猷,若不是胡宗宪被打成严党,他们也就那么回事!

安庆邹文峰

安庆邹文峰

7
2024-10-20 21:05

好个毛线,从他开始大明走下坡了,

红尘有泥

红尘有泥

4
2024-11-10 16:51

操,黑了岳飞,再黑袁崇焕,现在开始黑于谦,外夷的文化入侵各方位带节奏,真是该死。

guwuyilei

guwuyilei

3
2024-10-19 21:41

好个毛线,皇帝里有几个是好人……

ぃ流星雨づ

ぃ流星雨づ

3
2024-12-03 08:09

古代八大昏君,周幽,秦二,汉灵,隋炀,唐玄,宋徽,宋高,明英(谥号多少带点讽刺)

泽豪说国际

泽豪说国际

给您带来更多优质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