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在浙江南部一座小县城的商场里看到了一个新东西,叫"AI糖画机器人",仔细一

四爷就是我真名 2024-10-13 17:47:19

上个月在浙江南部一座小县城的商场里看到了一个新东西,叫"AI糖画机器人",仔细一看,其实就是一台3D打印机,准确来说是2D,只不过打印的是糖浆而已。

那一瞬间,脑子里闪过一句话:

"AI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

上一次,这样的时髦概念下沉到十八线城市应该还是十年前的"互联网+",出于对AI的好奇,我还是豪掷十块人民币,品尝了一下AI的味道,果不其然,一股韭菜味。

AI距离取代传统的糖画艺人尚且有些时日,但距离取代人类司机,脚步似乎越来越近了,虽然前天马斯克坐着CyberCab开场的发布会在国内舆论界收获了一致的差评,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公司都在朝着AI这个方向大步迈进。

前有极越在创立之初就打出了汽车机器人的口号,后有最近亮相的小鹏P7+,号称是全球首款AI汽车,何小鹏也表示要在2026年推出Robotaxi。

套用一个时髦的反问句式:什么是AI时代的汽车必须具备的品质呢?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心里或许都有不同的答案,但我个人认为,AI所代表的"科技平权"应该是摆在第一位的。

就像电气化时代让家家户户用上了电灯,从此摆脱了黑暗,移动互联网时代让每个人都能用上智能手机一样,从此可以永不失联一样,AI时代的汽车也理应让普通人体验到最新的科技成果,让出行更安全、更高效、也更舒适。

这也是技术发展的意义:取之于(小部分)人,用之于(大部分)人。

以小鹏P7+这款车为例,官方给它的定义是”全球首款AI汽车”,但真正吸引外界的其实并不是这个概念本身,而是嵌套在这个概念之下的、不同维度的“科技平权”,一句话总结就是:30万以内空间最大、最智能纯电轿车。

先看空间。

虽然纯电车相对于燃油车来说,因为没有发动机和传动轴,座舱得房率有明显优势,但像小鹏P7+这样一台比较标准的532 C级纯电轿车,能在二排放倒的情况下,塞下32个20寸登机行李箱,史无前例,怪不得别人会叫它"空间怪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电池包厚度,因为这直接影响了垂直空间,这也是很多电动车比不过同级别燃油车的地方,但P7+把这个数值做到了107mm,这什么概念呢?

国产Model 3 LFP电池包厚度大概是120mm,搭载华为800V巨鲸高压平台的智界S7,100度版本的电池包厚度是117mm,搭载了上汽躺式魔方电池的飞凡F7,77度电的电池包厚度是110mm,P7+比它还要低出3mm,只有107mm。

或许会有人质疑说,空间魔法和AI有什么关系,的确,空间魔法一点都不AI,但这却很+/家,这也是这款车要命名为P7+的主要原因,因为相比P7i,它空间要更大,更面向家庭。

更重要的是,P7+的技术也更强,这也是它敢自称"全球首款AI汽车"的底气来源。

做个不恰当的比喻,AI汽车的内涵就是为你量身定制一个超强的智驾和智舱系统,说白了,就是提供一个随叫随到的专职老司机和一个温柔细心的贴身小助理。

智舱和智驾一直都是小鹏的看家本事和金字招牌,只不过这一次,这些智能化技术又要在P7+上全面进化。

最让人值得期待的当属智驾系统,因为它取消了价格昂贵的激光雷达,并且采用了体验上限更高的端到端AI大模型。

官方说法是:

"小鹏P7+全系首发搭载全新一代AI鹰眼视觉方案,智驾水准达到了小鹏最高水平,真正做到了全国都能用,全国都好用,还能够实现XNGP的0速激活,原地启动。“

AI鹰眼视觉方案在面对诸如明暗光替换、强逆光、弱光等环境下,能够更快的适应变化,同时相比起传统摄像头,具有更准,更清,更远的信息采集能力。

在感知能力上,小鹏P7+可实现1.8个足球场大小的感知范围,同时能够对异型/未知障碍物进行清晰地识别。"

这些升级都是AI技术蓬勃发展之后带来的显著变化。根据何小鹏的说法,小鹏的智驾体验在用上AI大模型之后,体验优化的速度比摩尔定律快得多,Momenta创始人曹旭东甚至预言智能驾驶两年就可以提升10倍。

如今,智能驾驶在中国军团的努力(内卷)之下,已经走到了从小众跨越到大众的关键阶段,AI科技无疑会成为这惊险一跃的关键助推器,全系标配AI智驾的P7+或许会加速这一历史进程。

#汽场全开#

0 阅读:17
四爷就是我真名

四爷就是我真名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