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款不成,还想“抄家”!洛阳,一大爷卖菜赚21元,被罚110000元。未缴罚款,竟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判了。
洛阳一位名叫姜大爷的退休老人,为了减轻子女负担,每天凌晨四点就骑着三轮车去农贸市场批发蔬菜,然后到附近的菜市场售卖。他为人老实,菜品新鲜,小摊生意一直不错。
命运似乎跟这位勤劳的老人开了一个玩笑。姜大爷常去的蔬菜供应商突然告知他,当天的菜都被预定了。为了不耽误生意,姜大爷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另一家店购买蔬菜。他并不知道,正是这次无奈之举,将他推向了风口浪尖。
没过多久,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来到姜大爷的摊位进行例行检查。一番检测后,结果却让姜大爷大惊失色:他售卖的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面对突如其来的检查结果,姜大爷顿时慌了神。他反复解释自己也是第一次从这家店进货,并不知道蔬菜存在问题。执法人员并没有理会他的解释,当场没收了他的蔬菜,并开具了11万元的罚款单。
11万元,对于一个靠卖菜为生的退休老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姜大爷辛苦了一早上,也才赚了21块钱。他无法理解,为什么只是不小心卖了一次不合格的蔬菜,就要面临如此沉重的惩罚。
无力缴纳罚款的姜大爷,最终被市场监管局起诉至法院,要求强制执行。消息传开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法院在受理案件后,对事件进行了详细调查。最终,法院认为姜大爷属于初犯,主观上不存在故意销售不合格农产品的行为,且积极配合调查,生活困难,因此判决撤销对姜大爷的行政处罚。
姜大爷卖菜风波最终落下了帷幕,但这件事也暴露了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一些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敲响警钟。姜大爷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市场上充斥着多少问题食品,我们不得而知。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从源头上杜绝问题食品流入市场,迫在眉睫。
如何做到人性化执法,避免“一刀切”,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姜大爷事件中,市场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是否充分考虑了当事人的实际情况?是否在严格执法的也体现了人文关怀?
姜大爷卖菜风波也暴露出退休老人养老问题。像姜大爷这样的老人,为了减轻子女负担,不得不再次扛起生活的重担。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退休老人老有所依,安享晚年,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姜大爷卖菜风波,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社会治理中的一些不足。我们期待着,在未来的日子里,食品安全更有保障,执法更加人性化,退休老人能够真正老有所依,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