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军统特务陈亦川在杀害王亚樵之后,改名换姓潜伏上海十余年,新中国成立之

老闫聊史 2024-09-28 17:20:46

1936年,军统特务陈亦川在杀害王亚樵之后,改名换姓潜伏上海十余年,新中国成立之初,谋杀民国第一杀手王亚樵的凶手才被抓捕 陈亦川,这个名字曾在国民党特务系统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敬。他一度是戴笠最为倚重的手下,以狠辣著称,参与了多起暗杀行动,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1936年对王亚樵的刺杀行动。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   王亚樵是谁?在当时,他被誉为“民国第一杀手”,他一生反蒋,组织了多起暗杀,险些令蒋介石丧命。这样的一个传奇人物,却最终死在了陈亦川的刀下。   1936年,王亚樵躲藏于广西梧州,依靠地方军阀的庇护过着隐匿的生活。多年征战让他对危险有着异常的敏感,但这次,他没能逃过陈亦川精心设计的杀局。   当时,王亚樵曾经的部下余立奎因故被捕,余婉君——余立奎的妻子,成为了特务系统突破口的棋子。   为了打听王亚樵的下落,陈亦川收买了余婉君,承诺帮助她营救丈夫,最终说服她带路前往王亚樵的藏身之处。   那是一个平静的夜晚,王亚樵并没有对这次会面产生怀疑。作为一个革命家,他对余婉君的困境充满同情,并希望尽自己所能帮助这位旧部。   当他走进房门的那一刻,等待他的不是熟悉的面孔,而是寒光闪闪的刀锋。在一瞬间,埋伏的特务扑向他,毫不留情地将他刺死。   特务甚至撕去了他的脸皮,以便向上级交差。就这样,一位曾经让整个政坛恐惧的传奇暗杀者,被陈亦川和他的同伙终结在梧州的一个房间里。   消息传出,震惊了整个社会。而陈亦川,也因这次成功的暗杀得到了戴笠的口头嘉奖,甚至连蒋介石都知道了他的名字。   令陈亦川没想到的是,这样一场大功并未为他带来升迁和荣誉。军统内部斗争激烈,毛人凤对他十分不满,甚至剥夺了他随国民党残部撤往台湾的机会。他只得留在上海,开始了一段漫长的潜伏生涯。   1949年,上海解放后,国民党的特务组织开始分崩离析,许多隐藏在大陆的特务被一一清理,陈亦川虽然心惊胆战,但依然保持着高度的谨慎。   他改名换姓,化身为一个叫“徐庆楚”的普通人,居住在上海的弄堂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面对新政权的追捕,他的伪装天衣无缝,甚至主动表现出一些“形迹可疑”的举动,以此掩饰自己的真实身份。很快,他因身份造假被公安机关关押,等待调查。   在牢中,陈亦川以为自己已经成功躲过了公安局的追查,生活过得还算舒心。然而某一天,在监狱放风时,一个刚刚被捕的国民党特务认出了他。   这个特务曾经与陈亦川有过短暂的接触,瞬间认出这位表面上是普通囚犯的“徐庆楚”,其实就是那个冷血无情、曾杀害王亚樵的陈亦川。   特务立刻向看守所报告,公安机关随即重新审查这名嫌疑犯的身份。   陈亦川的伪装终究未能坚持到最后。面对铁证如山的事实,他不得不交代自己过去的身份,承认自己正是多年潜伏于上海的军统特务——陈亦川。   随着他的供述,曾经隐秘的历史逐渐浮出水面:王亚樵的死因,余婉君的背叛,以及特务系统精心策划的这场刺杀行动,所有细节都被一一披露。   消息传开后,王亚樵的儿子王继哲立即找到有关部门,要求严惩杀害其父的凶手。   王亚樵的旧部郑抱真,曾是铁血锄奸团的核心成员,此时已在新中国担任重要职务,也积极推动案件的审理。   他与王亚樵生前的友人一起,写信给公安局,提供更多的证据和材料,详细记录了陈亦川当年如何策划、执行刺杀行动的过程。   1950年9月17日,上海的天空阴沉得如同陈亦川的命运。押解他的囚车驶向上海郊外的刑场,那里是当时上海处决反革命罪犯的地点。   囚车停下时,陈亦川依旧镇定,但眼中的慌乱已难以掩饰。枪声响起,曾经的“冷血阎王”倒在了血泊之中。这个曾为蒋介石和戴笠效力的特务,终究未能逃脱法律的制裁。   王亚樵的死,一度让国民党高层松了一口气,但他的精神却未因此熄灭。他的旧部纷纷投入到抗日与解放战争的洪流中,不少人最终成为新中国的重要建设者。   那些年,王亚樵的故事始终在流传,尽管他的暗杀手段曾引发争议,但他的爱国精神无可否认。陈亦川的结局,似乎是历史对那段恩怨的一次迟来的了断。   历史的齿轮不会停止转动,每一个参与者都将在其中留下自己的印记。王亚樵与陈亦川,这两个彼此敌对的命运,在一场刺杀行动中交织,又在多年后被法律所分割。   无论如何,正义终究不会缺席,历史会为那些英勇无畏者,也为那些心怀罪孽者,做出最公正的审判。

0 阅读:76
老闫聊史

老闫聊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