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思维能力弱,我们应当怎么办? 1.数学是小学阶段最能体现思维能力的科

大杨培优数学 2024-08-30 15:36:24

小学阶段,思维能力弱,我们应当怎么办? 1.数学是小学阶段最能体现思维能力的科目,同时也是很多家长和孩子感到困扰的一门功课,我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大杨体系创始者,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2.小学阶段的努力,只能让我们充实的度过当前阶段,而思维能力的高低,则能够决定着我们能走多远,我认为,在学有余力的同时,进行思维提升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就拿三年级阶段的周长面积来说,家长们对于周长这个事情,认为不就是(长+宽)×2么,很简单的呀,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孩子们在平时解答题目的时候,遇到的咋可能都是这么简单的题型的,很多时候都需要平移,转换,才能够解答出来,而这些,就需要课外加餐,还有的孩子执拗于,周长的计算,认为必须要知道长和宽各是多少,但是有的题目,你就只能用整体思想,求出长➕宽的和,除此之外,就没别的方法了,而这些思想的注入,要么自己领悟,要么是老师引导输入 3.其实这些都只是我们数学海洋里的一小部分,你说孩子们都在低年级阶段,能有多大差距呢,所谓的差距,都是随着时间增加,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的,到了五六阶段,那个时候的对比才算比较明显,就和差倍问题来说,这个内容比较突出使用线段示意图,有的孩子由于在起初都是套用公式,也因为低年级阶段,内容相对比较简化,公式的量也能够直接对应,所以就做出了表面的几道题目,家长和孩子都感觉自我良好,但是随着年级增加,内容和深度也在逐步增大,由于不会分析,只会套用公式,所以也就导致无法正确求解,这时才醒悟起来,可是时间已经度过,就只能抓住关键环节,进行精细化培优提升了,可是时间紧,任务重呀 4.有些时候,套用公式这个事情,也不能全怪孩子,因为前面怎么引领,后面就会怎么追随,在初学新的内容时,孩子本身就是一张白纸,所以,我在线上,就杜绝并绕过公式,只讲公式和原理,从底层逻辑上去引导孩子分析思考,同时我个人具备独立调研的能力,所以也更加了解孩子目前所处的阶段,以及该如何提升 5.其实,经历不同思维提升方式的孩子,对比很是明显,有的孩子三年级讲解和差倍问题时分析的头头是道,有的孩子甚至到了五年级,支支吾吾,连图都画不出,更不用说理解和吸收了,这类孩子还会由于五六年级难度增大,会逐步的掉下队来,此时此刻除了叹息,也无能为力 6.我是大杨,目前基于大家普遍存在的疑惑,我也在帮助大家分析,如果此时您家孩子成绩存在困惑,那么请直接与我沟通,我看到后,会第一时间给您回复!

0 阅读:38
大杨培优数学

大杨培优数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