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的唐朝。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博物馆的唐代金微都督府文物。唐朝曾经统治过漠北,也就

平松看过去 2024-08-25 22:05:23

漠北的唐朝。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博物馆的唐代金微都督府文物。

唐朝曾经统治过漠北,也就是从外蒙古到贝加尔湖的广阔区域。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唐朝出兵平东突厥,将其部族南迁,于是漠北空虚,薛延陀部乘虚而入,建立了新的统治。贞观二十年(646),太宗命江夏王李道宗、左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等分道并进,平定薛延陀。第二年,唐朝在漠北设立六府七州,进行统治。这是唐朝唯一一次直接统治漠北,之后持续了三十多年。

唐高宗开耀元年(681)之后,漠北连年大旱,饥馑和灾荒导致铁勒部互相劫掠,引起大乱,仆固部等叛唐,从此唐朝退出漠北,不再统治。陈子昂《燕然军人画像铭并序》记载:“龙集丙戌,有唐制匈奴五十六载”,说明唐朝认定的漠北统治结束时间为丙戌年,也就是唐睿宗垂拱二年(686)。所谓56载,是从唐太宗荡平东突厥开始算的,从设立州府算是39年。

唐朝统治漠北的最直接的文物证据,就是金微州都督府的两座唐墓。金微州都督府由铁勒部仆固家族世袭统治,图1-2是“大唐金微都督仆固府君墓志”,上面清晰的记载了第三代金微都督,上柱国林中县开国公仆固乙突的生平,以及其父祖均为金微州都督的史实。这个墓的下葬时间是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可惜盗扰严重,保留的人俑情况较差。2011年,蒙古考古工作者在巴彦诺尔发现了一座大型壁画墓,里面青龙白虎的壁画和人物车马等显然出自唐人手笔,而且有大量精美的唐代人俑。然而可惜的是,此墓没发现墓志铭,只能判断是唐高宗时期下葬的。此墓与仆固乙突墓相隔不远,两墓隔图勒河相望,直线距离仅有14公里左右。墓中发现了三梁冠的残骸,说明墓主人在唐朝官居正三品。综合各种信息,学者徐驰认为,巴彦诺尔墓墓主人最有可能是仆固乙突的祖父——仆固歌滥拔延。

这两座唐墓的文物本来分藏于不同的博物馆,乌兰巴托的成吉思汗博物馆建好之后,两座墓的出土文物都集中在了博物馆的四楼展出,可以让人更清晰的看到唐朝统治漠北时期的风貌。

#谢田看宝#

0 阅读:50
平松看过去

平松看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