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竹鹰”遭遇“山东”:一场跨越太平洋的军事暗战 东太平洋上空,战机呼啸而过,

依凝说武器啊 2024-08-19 17:42:27

当“竹鹰”遭遇“山东”:一场跨越太平洋的军事暗战 东太平洋上空,战机呼啸而过,划破天际的轰鸣声震耳欲聋,这不是实战,而是美军精心策划的“竹鹰24-3”空中演习,超过150架战机,如同蓄势待发的鹰隼,频繁起降于美国本土各个军用和民用机场,演练着各种战术动作,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这场演习的规模之大,参演人数之多,以及实战化程度之高,都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20多支部队,3000多名士兵,包括英国、澳大利亚等盟友的战机,共同参与了这场军事盛会,而在这场演习的背后,隐藏着美军深层次的战略考量和焦虑 “竹鹰”利爪:美军模拟对华作战 “竹鹰”系列演习,是美军“红旗”演习的升级版,其目标直指“更强大的火力威胁”,美空军空战中心指挥官尼米少将毫不讳言地指出,“竹鹰”演习要求美军飞行员面对更加真实的战场环境,不再局限于模拟器上的虚拟对抗 为了尽可能地模拟实战,美军在演习中可谓煞费苦心,他们安排了大量的战机扮演“假想敌”,与参演部队进行“真刀真枪”的对抗演练,这些“假想敌”战机,无论是战术动作还是电子信号特征,都经过精心设计,力求逼真地模拟中国空军的作战特点 更有甚者,美军甚至将一架F-35A战斗机,更换上了与中国歼-20相似的迷彩涂装,试图从视觉上迷惑参演部队,提升演习的难度和实战性,这一细节,足以表明美军对中国军事实力的重视程度,以及他们内心深处难以掩盖的焦虑 东风阴影:美军试图突破“岛链封锁” 美军如此大费周章地进行实战化演习,其背后的目标究竟是什么?答案显而易见,那就是为未来可能与中国发生的冲突做好准备 五角大楼的评估报告显示,一旦中美之间爆发大规模冲突,部署在第一、第二岛链的美军基地,将面临解放军东风导弹的巨大威胁,为了避免被“一锅端”的命运,美军必须找到突破“岛链封锁”、保存自身实力的有效方法 因此,在“竹鹰”演习中,美军着重演练了空中力量的快速机动部署、远程打击和战场生存能力,他们试图通过不断地演练,找到在解放军远程火力打击下,仍然能够有效作战的方法,以确保在未来可能的冲突中占据优势 山东“出击”:打破美军演习节奏 正当美军紧锣密鼓地进行“竹鹰”演习,试图找到克制中国军队的“制胜法宝”时,太平洋彼岸的中国,却用实际行动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中国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浩浩荡荡地驶向西太平洋,展开例行性远航训练,这次行动,恰好与美军的“竹鹰”演习时间部分重叠,形成了某种微妙的“对峙”局面 尽管中国官方一再强调,山东舰的行动是年度计划内的例行性安排,不针对任何特定目标,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次行动释放出的信号非同寻常 西太交锋:中美航母“隔空对话” 山东舰的出现,无疑给美军出了一道难题,原本,他们只需要专注于如何突破“岛链封锁”、对抗解放军的远程火力打击,但现在,他们还需要面对中国航母编队带来的全新挑战 这意味着,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的行动将受到更大限制,他们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风险,避免与中国海军发生直接冲突 更重要的是,山东舰的行动,向外界展示了中国海军走向远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和能力,这无疑是对美军的一种威慑,迫使他们重新评估自身的战略部署和行动计划 两种思维:对抗与和平谁主沉浮? “竹鹰”与“山东”,这场跨越太平洋的军事暗战,折射出中美两国在军事战略和安全观念上的巨大差异 美军始终抱着“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将中国视为假想敌,不断强化军事部署,试图通过武力威慑来维护自身的霸权地位 而中国则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军队的发展壮大,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是为了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而不是为了挑战谁、威胁谁 历史已经证明,对抗只会带来灾难,合作才是唯一出路,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的两个大国,应该摒弃冷战思维,加强沟通与对话,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0 阅读:0
依凝说武器啊

依凝说武器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