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人生》虽然昨天才正式上映,但上周末已经点映过一轮,也收集了不少口碑。我的观点和首页大部分人一样,这是徐峥导演电影里最好的一部(温知识,他虽然监制过很多次但导演作品实际上就三个囧和连续三年“我和我的”单元短片),论题材选择、节奏把控、拍摄技巧、作者表达都可圈可点,只是在这个票房走向变化莫测的暑期档,我没办法预估它最终会引爆观众什么样的情绪。但可以确定的是,它一定会引起大波共鸣。
因为电影这次拍的是外卖员群体,在正片出来之前《逆行人生》就被唱衰“是富人故作姿态地演穷人”,但如果你看了就会发现其实徐峥演的高志垒经历着中年困境(当然电影里把35+淘汰门槛变成了45+,让屏幕外的我们可少稍稍喘口气),中产返贫N件套(失业拿不到高赔偿、需要高工资支撑的高房贷、P2P爆雷赔了个底朝天、让伴侣全职在家、打算送孩子读国际学校、父母突然健康出问题)也是一个不落,连急速衰退的大环境和算法压榨活人的内卷现状都有所触及。
因为拍得太实,生活难题层层累积压向高志垒,所以如果有人觉得不那么喜欢甚至抗拒,我也可以理解,毕竟观影感受是很主观的东西,怎么想都应该被允许。
但也会有人因此觉得《逆行人生》很珍贵,难得大银幕上有这种现实主义尝试,应该要有所鼓励。
何况徐峥这次是真的脱下孔乙己长衫,无论外貌还是视角都尽力贴合我们常见却很少会真的关心的外卖员群体:他们怎么被平台追求的时间限制和好评率困住,又怎么运用生活智慧让自己快速融入整个流程来提升效率,那些很难被系统计算的相处应对、认路技巧和独门小道都可能决定月底结算数据,激励自己往前再往前。
全片最喜欢的是从城市高处望向路面,属于不同群体的外卖员们在片刻红灯后很快汇入人群的镜头。
一开始是嘲讽,人间还在照常运转只有高志垒的天塌了,后来变成正视,那是他走投无路后第一次留心观察这个以前被自己有意无意忽略的群体,再后来每一次擦肩而过都是竞争都藏着共情都能看出些许无奈……人生偶尔会进入困境,但生活一直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