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南侧不远处,有座面积不大的建初寺。此处原为大报恩寺三藏殿,殿后有塔,塔中藏有唐代高僧玄奘大师(西游记中唐僧原型)顶骨舍利。
北宋太宗时,天禧寺僧人可政,从陕西紫阁寺得玄奘顶骨舍利,迁葬于此。明代洪武至永乐年间,先后建起玄奘塔、三藏殿,后塔、殿与大报恩寺琉璃塔一起毁于太平天国战火。
1942年,日军在玄奘塔遗址发现了地宫内保存的玄奘顶骨舍利。原打算偷运回日本,后消息泄露,迫于舆论压力,将之分成三份,分别藏于南京、北京、日本。1943年,南京伪政府在九华山顶新建一座方形砖塔玄奘塔,用以供奉南京的那份玄奘顶骨舍利。
现存三藏殿为清代同治年间重建,两进,前殿面阔五间19.8米,进深十三檩15.5米,后殿面阔五间18米,进深九檩12.7米,硬山顶。建筑占地面积891平方米。建筑基本保存完好。
2014年,经中国佛教协会批准,利用原三藏殿复建了建初寺。
建初寺,大报恩寺的前身,始建于孙吴时期,南方最早建立的佛寺,江南佛教中心道场之一。最早的建初寺,毁于战火以后,历代不断有重建,又屡次被毁,寺名也多次更改,晋代时为长干寺,南陈为报恩寺,宋改天禧寺,明为大报恩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