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外纳米载体可扩展高通量等电位分离平台

摩方很精密 2024-07-26 07:23:51
细胞外纳米载体(包括细胞外囊泡(EVs)、脂蛋白和核糖核酸蛋白)在蛋白质和核酸的细胞间通讯中发挥媒介作用,并且作为独特的循环生物标志物在临床上具有适用性。然而,由于纳米载体在大小和密度上的重叠,使得迄今为止难以有效地进行物理分离,这进而阻碍了对下游分子的分析。 基于此,来自美国圣母大学研发了一种无偏差、高通量和高产量的连续等电位分离纳米载体分离技术。该技术基于它们独特的等电点。这个纳米载体分离平台通过在双极膜上进行水的分解提供了一个强大且可调节的线性pH剖面,并通过流动稳定化,而无需使用两性电解质。研究团队采用高精度3D打印技术制作出CIF微流控平台。优化后的技术具有0.3 ΔpI的分辨率,足以分离所有纳米载体甚至纳米载体的亚类。然后使用包括血浆、尿液和唾液样本在内的几种生物流体对其性能进行评估。在30分钟内,从各种生物流体的0.75 mL样本中实现了全面、高纯度(血浆:>93%,尿液:>95%和唾液:>97%)、高产率(血浆:>78%,尿液:>87%和唾液:>96%)和无探针的核糖核酸蛋白分离,明显超越了那些产量较低且需要较长时间的高偏差黄金标准。EVs和不同脂蛋白的二元分离也实现了类似的性能。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