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34年,俞鸿图被腰斩后迟迟没有死去,上半身一直在地上打滚,在撕心裂肺的哀嚎中,他以自身流淌的鲜血为墨,在尘土之上痛苦地书写了七个“惨”字,最终才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腰斩,顾名思义,是一种将犯人腰部斩断的残酷刑罚,其恐怖之处在于受刑者在被分割后仍能保持一段时间的意识清醒,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既无法求生,也无法迅速解脱,只能在极度的煎熬中等待生命的终结。因此,犯人家属往往在刑前竭力贿赂刽子手,期盼能让亲人少受些苦楚,这也是他们在无力改变结局面前,所能做的唯一慰藉。
历史上,腰斩之刑让无数人饱受折磨,而俞鸿图,则是这一残酷历史的最后见证者。
俞鸿图,作为清代负责科举考试的官员,因职位特殊,成了众多渴望功名者的焦点。彼时,雍正帝以铁面无私著称,对腐败行为零容忍,任何试图以财物打通关节的尝试,都被俞鸿图或避而不见,或巧妙回避。
然而,俞鸿图的妻子,不满于平淡的生活,对比其他官员家的奢华,心生不平。她错误地以为,只要自己代夫受贿,既能改善家庭条件,又可保丈夫名声。起初,她小心翼翼地小试牛刀,但贪欲如野草般疯长,最终她把手伸向了科举试题,这一行为最终东窗事发。
消息传至雍正耳中,他震怒之下,下令彻查,最终矛头指向了俞鸿图。尽管俞鸿图本人对此事一无所知,却因家中疏于管教而酿成大祸,面对背叛与绝望,他无言以对。
行刑之日来得猝不及防,由于未行贿赂,刽子手未手下留情,腰斩之刑迅疾而残忍。俞鸿图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忍受着非人的痛苦挣扎,最终以血书“惨”字,控诉着自己的冤屈与刑罚的残酷。
此事迅速传遍朝野,触动了雍正帝的心弦。他意识到,虽然罪行源于俞府,但直接责任人却是其妻,而俞鸿图本人实则无辜受累。那七个血书的“惨”字,仿佛是俞鸿图临终前对世间的最后控诉,触动了皇帝的慈悲心肠。于是,雍正帝下令废止了腰斩这一极端刑罚,让俞鸿图成为了历史上最后一个承受腰斩之刑的人,也为这段血腥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