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萧山,潘先生在饭店请朋友吃饭,花费6777元点了13道菜,结账时,服务员却告诉潘先生总消费是7800元。潘先生感觉价格实在太贵,但还是把钱付上了,谁料看到服务员打出的单子,却让潘先生大吃一惊,有很多道菜根本就没有上。
做生意成功的潘先生为了答谢朋友们的帮助,就邀请了几位朋友去饭店吃一顿好的开心开心,并且嘱咐朋友们随便点,要吃好喝好。看到潘老板如此大方,朋友们也没有拘谨,点了十三盘菜:“大鱼大肉的什么都有,”后来潘先生又加了六瓶红酒,众人便没有再点菜了。
随后,潘老板便和好友们“推杯换盏”,或许是许久没有见到好友,心里高兴,不知不觉中潘先生就多喝了几杯,虽然醉了但是脑袋并没迷糊。看着大家已经吃的尽兴,于是,吃的高兴的潘先生决定先去把饭钱给结了,然而这一结账便出了大问题。看到账单时,潘先生喝醉的脑袋瞬间清醒了。
由于在点餐时,潘先生就 大致计算过这一桌子大约花费6777元,所以当潘先生去结账时需要支付7800时,潘先生愣了一下,之后以为是酒可能涨价了就没有多想,随即便付了7800。
当潘老板结完账拿到账单上却发现上面多出了几道菜,此时的潘先生已经有了疑惑:“明明这些菜没有点啊,难道是没有注意吗?”
心里有着疑惑的潘先生回到了包厢,众人看着一脸疑惑的潘先生极其不解,这时潘先生拿出了账单。“大家看一下,这账单上有几道菜我记得我们并没有点过,是我没有注意到还是真的没有”,随着潘先生的话,众人将注意力放到了账单上。
经过一群人的核对,潘先生这次是确定:“饭店多算了几道菜钱”。以为是服务员出现了纰漏,潘先生就找到了服务的人。“你好,我们包厢的账单算错了,我们一共点了十三盘菜,这上面有几盘菜我们没有见到也没有点,帮我们解决一下吧!”潘先生带有礼貌的话并没有得到好的服务态度。
“怎么就不是你们吃的,明明就是你们点的,不可能搞错的,你要是吃不起就别来吃”服务员态度极其恶劣的回答着潘先生,没有任何想要解决的意思。
此时的潘先生就是再傻也看出来了服务员的意思,“明明自己花钱吃饭,现在变成了花钱找气受”,一怒之下的潘先生选择了报警。
经过警察的搜查取证,证实了潘先生一行人确实只点了十三盘菜和六瓶酒,问题只能出现在了饭店。“不好意思,是隔壁包厢点的菜,服务员没有注意就一起算到了您的头上,是我们的问题,我们赔偿”,饭店经理的回答并没有得到潘先生的原谅。
在事情刚刚开始的时候,这位饭店经理就没有出现,当做事情没有发生,等警察到了之后经理这才出现,潘先生也是做生意的人,怎么会看不出来这其中的“门道”。
“我可以接受全款赔偿,但是你们的行为已经欺诈消费者权益,按照法律规定,你需要三倍赔偿我全款,而且还要按照7800元来赔偿”,潘先生的话让饭店经理不愿意了。
如果按照全款就说明错误责任方在饭店,经理自然不愿意承认“我们赔偿你的差价也接受三倍赔偿,但是要按照6777元赔偿”。
经理的话并没有得到潘先生的同意,经过警方的调解,这件事情本事就是饭店问题,何况潘先生的账单和饭菜都是实质性的证据,于是,饭店经理最终还是以7800元的三倍来赔偿。
潘先生最终通过维护自己的利益获得了31200的赔偿款。其实,现在社会中有很多饭店甚至小商小贩都会无缘无故的加钱,这种心理就是抱着消费者不了解具体价格,就像事件中的潘先生以为是红酒太贵的原因,从而赚取更多的利润,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消费者都有过被欺骗,多花钱的经历。
希望国家的有关部门可以对于这种现象进行整顿,情节严重的甚至要做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对于消费者权益进行大的维护力度。
更是希望广大商贩可以遵纪守法,一分钱一分货,不要因为一点小利益就违背良心。消费者的钱是辛苦赚的,商贩的钱也是辛苦赚的,今天欺骗了消费者,明天自己变成消费者也会受到欺骗。不要因为小利小惠而造成更大的损失,饭店经理的行为就是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