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大了!河南南阳举办诸葛亮逝世1790周年座谈会:文化传承还是“蹭饭”新招?网上舆论炸锅了… 古语有云:“学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而今,河南南阳举办诸葛亮逝世1790周年座谈会,本是意在传承文化,弘扬历史,然而网友的质疑之声却如潮水般涌来,让人不禁思考:这样的活动,究竟是文化传承的盛举,还是一场“蹭饭”的新招? 对于网友的质疑,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文化传承本身是一件值得推崇的事情。 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他的智慧与忠诚为后人所敬仰。 然而,当这一文化传承与“座谈会”这一形式相结合时,却引来了不少非议。 有网友犀利指出:“80年代,牛群冯巩就曾经说到了,座谈会就为了吃饭,吃了活人吃死人,吃了现代吃古代。”这话虽带有些许戏谑,却也不无道理。 座谈会本应是学术交流、思想碰撞的平台,如今却似乎成了某些人借古人之名,行吃喝之实的场所。 更为有趣的是,评论区里不乏幽默的调侃。 有网友调侃道:“诸葛在世神机妙算,他算不出的是1700年后有人靠他名字还能公开骗吃骗喝。” 这不禁让人想起那句“人算不如天算”,诸葛亮的智谋再高,也料想不到千年后会有这样的“闹剧”。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这场座谈会的积极意义。 它至少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诸葛亮的历史地位和贡献,也让河南南阳这个历史文化名城再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但是,问题在于,这样的活动是否真正达到了文化传承的目的? 是否真正让参与者对诸葛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作为观察者和吃瓜群众,小编不禁要问几个问题:河南省举办这个座谈会的主题是什么? 有没有真正深入挖掘诸葛亮的智慧和思想?有没有诸葛亮的后人或研究诸葛亮的专家学者参加? 他们是否能够在座谈会上发表有价值的见解和看法? 参会的人是否会真正去研究诸葛亮的思想和贡献,而不仅仅是为了“蹭饭”而来? 对于这些问题,我认为主办方应该给予充分的回答和解释。 如果这场座谈会只是一场形式主义的“秀”,那么它无疑是对文化传承的一种亵渎。 相反,如果它能够真正挖掘诸葛亮的智慧,传承其思想,那么它无疑是一次值得肯定的文化盛举。 结语:这场纪念诸葛亮逝世1790周年的座谈会,究竟是传承文化还是“蹭饭”新招?网友们的犀利点评已让舆论炸锅。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是否更应聚焦于当下与未来,而非过度沉湎于历史? 诸葛亮若在世,恐怕也会摇头苦笑,算不出千年后这般热闹。 那么,你觉得这样的纪念活动是否必要? 我们该如何平衡对历史的尊重与对现实的关注? 河南南阳是否该把更多精力放在发展农业上?期待你的留言,让我们共同探讨! 最后,我想用一句古人的名言来结束这篇文章:“读史使人明智,论史使人深刻。” 希望我们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也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深刻的思考,不要让文化传承变成一场闹剧。
闹大了!河南南阳举办诸葛亮逝世1790周年座谈会:文化传承还是“蹭饭”新招?网上
华商有精英
2024-05-18 22:01:4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