戾太子刘据,可以算得上历朝历代所有皇太子中,最让人意难平的一位。
让人意难平的太子刘据公元前128年,汉武帝后宫中最得宠的夫人卫子夫,在生下三位公主后,终于让汉武帝如愿,生下了汉武帝的第一个儿子。这一年汉武帝已经29岁,对于长子出生可谓是欣喜异常。
不仅专门请了两位十分善于作赋的官员来为长子的出生作赋,而且还为了感激上苍让自己得了第一位皇子而修建了高禖神之祠。紧随其后,卫子夫母凭子贵被册立为皇后。
如此一来,刘据不仅是汉武帝的长子,也是唯一的嫡子。
公元前122年,在刘据尚且只有7岁的时候,被册立为皇太子。
汉武帝为册立皇太子,而大赦天下;不仅如此汉武帝还下诏赏赐朝中2000石的官员第十一等爵——右庶长爵位;随后更是派遣使臣巡行天下,赏赐各县的老人、孝子。
可想而知,此时的皇太子刘据、皇后卫子夫,在汉武帝心目当中的地位有多高。
在刘据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刘据的舅舅卫青、表哥霍去病也在出征匈奴时立下赫赫战功。可以说若无意外的话,刘据会是板上钉钉的大汉王朝的下一位皇帝,而且还会是一位仁君。
然而随着太子刘据年龄越来越大,不仅他的生母卫子夫色衰而爱驰、已经失宠;而且他的身边也慢慢地没有了外家的庇护:
公元前117年,刘据的表哥霍去病英年早逝;
公元前106年,刘据的舅舅卫青病逝;
公元前91年正月,刘据的姨父、丞相公孙贺与儿子公孙敬声都因为巫蛊之乱而死在了狱中。自此刘据便没有了外家的庇护,而巫蛊之乱并没有因为公孙贺父子二人的去世而结束。
反而牵连到了更多的人:
刘据的同母姐诸邑公主
刘据的异母姐妹阳石公主
卫青的长子卫伉
卫长公主的儿子曹宗
.....
都因为巫蛊案,而没有善终。
作为太子刘据,也因为没办法自证清白,不得不起兵,打算将巫蛊之乱的幕后人江充抓起来,证明自己的清白。然而刘据却失败了,最终不得不自尽而死。
虽然在太子刘据去世后,汉武帝也得知了儿子是被冤枉的,对儿子满心愧疚,不仅将江充诛全族,而且还修建了思子宫、归来望思之台,来缅怀儿子,让儿子的魂魄有一个归处。
但不管汉武帝做什么,太子刘据终究回不来了。
已经年迈的汉武帝,也不得重新考虑:究竟让谁来继承自己的皇位?
除了太子刘据外,汉武帝还有五个儿子:
皇次子刘闳,生母是一度十分得宠的王夫人
皇三子刘旦、皇四子刘胥,都是李姬所生
皇五子刘髆,是汉武帝最宠爱的李夫人所生
皇六子刘弗陵,是汉武帝最年幼的儿子,钩弋夫人所生
钩弋夫人并非汉武帝一生中最宠爱的夫人,她所生的儿子刘弗陵更是汉武帝最年幼的儿子,汉武帝去世时尚且只有8岁而已;汉武帝在将幼子刘弗陵立为太子之前,为了防止出现第二个“吕后”,而将钩弋夫人无罪处死。
既然在刘弗陵之上,还有四位兄长,而且他们的生母要么不得宠,要么已早早去世,对于汉武帝而言从这四位皇子中挑选一位继承皇位,似乎是最合适的选择;但汉武帝为何最终还是选择了最年幼的一个儿子呢?
只能说,汉武帝其实也已经没了选择,不得不选最年幼的儿子。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无子国除的皇次子刘闳刘闳的生母是汉武帝曾十分宠爱的王夫人,王夫人来到汉武帝身边的时间还是比较早的,卫子夫还未封皇后之前,便已经陪伴汉武帝身侧;随着卫子夫年老色衰,年轻貌美的王夫人越来越得宠
刘闳究竟哪年出生,史料中并无记载。
不过他的生母王夫人,是在公元前121年去世的,而太子刘据是在公元前128年出生,为此可推断,刘闳是在公元前128年到121年之间出生的。
虽然刘闳的生母得宠,刘闳也因为生母得宠而得到了汉武帝格外的重视与宠爱。
但刘闳尚且年幼便失去了生母,并且在公元前117年,在大司马霍光的建议下,汉武帝将刘闳封为了齐王,前往齐国就藩。
儿子刘闳,接受这包青色社土!我继承祖先之帝业,根据先王之制,封你国家,封在东方,世代为汉藩篱辅臣。......齐王你一定要戒慎。
刘闳去往封地后,汉武帝将忠厚的卜式先后封为齐国太傅、齐国丞相,帮助年幼的儿子来治理齐地。只是在公元前111年的时候,卜式被调回了长安,担任御史大夫一职。
卜式回长安的次年,齐王刘闳便病逝了。
刘闳前往封地八年,史料中并无他回长安的记载,可见他就藩后从未得汉武帝准许回长安看望父亲;也可见,在生母王夫人去世后,刘闳也慢慢不再得父亲的宠爱与重视。
而且史料中也没有刘闳娶妻的记载,可见刘闳去世时还未长大成人,结婚生子。
因为刘闳无子嗣承袭王爵,齐国国除。
在刘闳去世的时候,太子刘据还是地位十分稳固的皇太子。
颇有谋略的皇三子刘旦,为何没有继承皇位?刘旦的生母李姬虽然是为汉武帝生育皇子数量最多的后妃,但却是汉武帝身边最不得宠的一位。公元前117年,刘旦被封为燕王,前往邑蓟就藩。
燕国所在的位置很是重要,紧邻着匈奴,汉武帝希望儿子刘旦能够做一位镇守边陲的藩王。
刘旦虽然为藩王,但是他这位藩王,跟汉朝初年的藩王已经大不相同。
在历经削藩、七国之乱、推恩令之后,到了汉武帝时期,大汉王朝的藩王已经没有了多少权力。而且大汉王朝遵循的“嫡长子继承制”,作为汉武帝庶次子的刘旦,不管是论嫡还是论长,皇位都与他无缘。
所以刘旦一开始,确实也从未有过觊觎皇位的念头。
而是安心做一位合格的藩王,而刘旦一开始也确实是一位难得的贤王,不仅好学,而且能言善辩、颇有谋略。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让刘旦“不得不”觊觎皇位: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的次子齐王刘闳早逝;
公元前91年,太子刘据去世。
如此一来,汉武帝膝下的皇子,既无嫡子,也无庶长子,刘旦便成为最年长的皇子。
这如何不让刘旦多想呢?
即便是按照序齿,也应当是刘旦来做新太子。
然而,汉武帝却迟迟没有立太子。
或许在汉武帝的心目当中,虽然刘旦是最年长的皇子,但不是汉武帝最喜欢的一位皇子,汉武帝还在犹豫究竟是“立长”还是“立爱”呢?又或许,汉武帝自始至终都未考虑让刘旦继承皇位。
刘旦见父亲越来越年迈,便派了使臣前往长安,请求汉武帝能够同意刘旦回长安护卫父亲左右。
其实,刘旦此举就是想让父亲能够将自己立为太子。
结果汉武帝大怒,不仅随即便处死了刘旦派来的使臣,而且还下旨削掉了刘旦封国的三个县邑
事后汉武帝仍旧很生气,说道:
“生子应置于齐鲁之地,以感化其礼义;放在燕赵之地,果生争权之心”
历经此事后,汉武帝对第三子刘旦的态度转而成为厌恶。
若刘旦无此举的话,或许还有被立为太子的可能;刘旦如此鲁莽的举动,让自己彻底与皇位无缘
而便是发生这一件事情后,汉武帝才最终下定了决心,立最小的儿子刘弗陵为太子。
那么,第四子与第五子呢?
尤其是第五子,可是汉武帝最宠爱的李夫人所生。
汉武帝最荒唐的儿子——第四子刘胥刘胥与燕王刘旦是同母所生,生母是汉武帝最不宠爱的李姬所生。
生母本就不得宠,而刘胥又是一位十分荒唐的皇子,自然汉武帝不会考虑他为太子。
公元前117年,刘胥同二哥、三哥一起封王,被封为广陵王。
刘胥的身材高大,体魄健硕,十分喜欢游山玩水;而且力气很大,能够赤手空拳地跟熊或者是野猪搏斗;在行为做事上,丝毫不顾及法度。
如此一位不能做到安分守己的藩王,汉武帝又怎么会考虑他继承皇位呢?
昌邑哀王刘髆刘髆的生母,是汉武帝一生中最宠爱的一位夫人——李夫人,李夫人是舞伎出身,哥哥李延年是汉武帝身边十分得宠的人,经常陪着汉武帝一起唱歌跳舞。
在平阳公主的推荐下,李夫人得以成为汉武帝的后妃。
李夫人在汉武帝格外的宠爱下,生下了汉武帝第五子刘髆。
刘髆在刘弗陵出生之前,是汉武帝身边最年幼的儿子,而且还是汉武帝最宠爱的李夫人所生,汉武帝自然对刘髆宠爱异常。不仅为幼子选择了夏侯始昌为老师,而且还给了幼子一个十分富庶的封地——昌邑国。昌邑国不仅位置十分有优势,而且有户十七万多,汉武帝为爱子挑选如此封地,就是想让爱子能够在封地安享荣华富贵的日子。
只可惜李夫人,仅陪伴汉武帝8年的时间便去世了。
汉武帝不仅下旨按照皇后的规格下葬李夫人,而且还厚待了李夫人的娘家人:
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
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
汉武帝重视李广利,便将李广利的女儿嫁给了汉景帝孙儿刘屈氂的儿子为妻。
而刘屈氂在太子刘据的姨父公孙贺下狱后,便担任左丞相一职。
如此一来,汉武帝第五子刘髆的背后,不仅有一位手握重兵的舅舅李广利,还有一位权倾朝野的左丞相刘屈氂。
在太子刘据去世后,刘髆虽然是汉武帝第五子,但看上去似乎是汉武帝众儿子中最有希望被立为太子的一位。
李广利与刘屈氂自然也希望刘髆能被立为太子,公元前90年,李广利奉命率兵出击匈奴。
作为丞相的刘屈氂为亲家饯行,李广利毫不掩饰自己对外甥的期望,对亲家说:
希望你能尽早奏请陛下,早日将昌邑王立为太子;若是昌邑王能做皇帝的话,日后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然而,李广利出击匈奴的时候,巫蛊案其实还未结束;
有人告发刘屈氂的夫人,暗中诅咒汉武帝,而且刘屈氂与亲家李广利二人一起祷告:想让昌邑王当皇帝。
汉武帝得知此事后,十分生气,刘屈氂与夫人都未善终;就连还在出击匈奴的李广利,家人也全都被处死。
李广利得知家人被处死的消息后,愤而投降了匈奴。
经历此事后,昌邑王刘髆背后强大的外戚势力也没有了。
公元前88年,在汉武帝去世的前一年,刘髆也去世了。
如此,汉武帝的儿子便只剩下三人。
燕王与广陵王都不是汉武帝中意的太子人选,如此便只剩下一位尚且年幼的幼子刘弗陵。
结语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赵氏,在得宠入宫后,居住在钩弋宫。
公元前94年,钩弋夫人生下了汉武帝最年幼的儿子刘弗陵。
因为钩弋夫人是怀胎14个月好不容易才生下了刘弗陵,这让汉武帝想到了怀胎14个月生下尧帝的尧母,所以便将钩弋夫人生儿子时的宫门改名为了“尧母门”。
到了刘弗陵五六岁的时候,不仅体格健硕,而且十分聪慧,让汉武帝觉得幼子是最像自己的一个儿子,所以便对刘弗陵寄予了厚望,希望幼子能够成为合格的皇帝。
随即,汉武帝便赏赐给了大司马霍光一幅画像——“周公辅成王”。
汉武帝是想让霍光做“周公”,而这位“成王”自然便是年幼的刘弗陵。
汉武帝此举,便是想让霍光等人能够奏请汉武帝立刘弗陵为太子。
但是为了大汉王朝再出现一个“吕后”,汉武帝除掉了钩弋夫人。
而最终,年仅8岁的刘弗陵继承了皇位,是为汉昭帝。
虽然最终继承皇位的是汉武帝最年幼的儿子,但是兜兜转转十几年后,大汉王朝的皇位终究还是到了戾太子刘据这一脉,刘据的孙儿刘洵继承了皇位,是为汉宣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