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建言青岛市北区政府 青岛市北区政府: 最近,关于市北区政府将在辽宁路原“天

文有王铎 2024-04-01 08:19:55

王铎:建言青岛市北区政府 青岛市北区政府: 最近,关于市北区政府将在辽宁路原“天幕城”旧址,打造“青岛文化市场”一案,我有以下紧急建言: 一、开市时间 据市场的广播中称,首次“开市时间”拟定于2024.4.3,即清明节的前一天,也就是在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寒食节”举行。我认为,选此日期不妥。 其理由有三: 1.“寒食节”一向被称之为“鬼节”,与清明节一样,都是祭祀祖先的日子(是全中国人悲伤落泪的日子),故在此时候搞喜庆活动,有背传统风俗。 2.中国人搞庆典,都要选择良晨吉日,此不是吉日。日子不吉,就难免发生意料不到的事情,没有必要。 3.今年“寒食节”你开市了,过去了。可是,以后每年的“寒食节”这一天,又都成了这家市场“岁日”,或者称之为“生日”,更是不吉加丧事。 总之,建议政府协调有关方面,改动一下“开市日期”,以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后为好。 二、“青岛文化市场”的定位、设计和策划 1.我认为,目前的市场,无论从规模和业态设计等等,仍处于逐步拓展和完善之中,距离“青岛文化市场”这块全市性的金字大招牌,还相去甚远。建议目前不要急于“开市”,草草了事,这不符合青岛特大城市的国际地位。一句话,别让村里人笑话! 2.到目前为止,这里还不能称其为文化市场。如果叫它“破烂市”或“垃圾场”,定位就准确了。因为这里卖破裤子、旧衣物、破鞋,还有帽子、裤头、袜子,以及锅碗瓢盆、废旧电器、化妆品、过期的食品和酒类等等太多了。将这些垃圾称之为“文化”,还真亏青岛人能够想得出来。 3.所谓的“文化市场”,一定要有合理的“文化相位”和“功能布局”。不能不分业态和种类,葫芦茄子搅在一起,一半是市场,一半又是停车场,非常混乱。这分明就是撂地收钱的买卖,哪有半点“文化”? 4.既然你是扛着“青岛市”的牌子,就应该承担“青岛市”的责任和义务。不能仅仅以摆地摊,卖破烂、卖废旧物品来填充市场,这不符合青岛市的国际地位。不然,你去掉“青岛市”三个字,而改为“辽宁路地摊”就可以了。也就是说,一千万青岛市民,不能跟着你丢人。 5.要扩大“文化市场”室内和室外的营业范围,加强文化指导、监管和经营理念,树文明新风。不能光看眼前,只图收钱。要吸收以往昌乐路文化市场“乱”的经验教训。真正让“青岛文化市场”,名符其实。 随便写来,洋洋洒洒。不当之处,亦请批评指正。 最后,祝福“青岛文化市场”兴隆、繁荣、昌盛! 王铎 2024.4.1

0 阅读:18
文有王铎

文有王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