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也太惨了,贫穷到只剩一文钱…

易容谈文学 2024-03-02 00:10:59
/ 📚 杜甫在秦州 759年(肃宗乾元二年)是杜甫最艰苦一年。关内久旱不雨,田地里一片黄埃,造成严重灾荒。吐蕃势力逼近洮州、岷州,杜甫到了秦州。他亲自听到的,时而是川原将要昏黑时一片鼓角,时而是薄暮中一声羌笛,时而在雨晴后从戍楼上又发出嘹亮胡笳;看到的是降虏千帐,胡人跳着白题斜舞,黄云白水间羌妇笑语,胡儿行歌。今天在城东楼上望见出使吐蕃驿使,明天又送人行军,去抵抗吐蕃。“烽火”更不断在诗中出现,天地间摇动惨淡火光。 - 这一切景象衬托出一个紧张不安局面。杜甫最初在城东南五十里东柯谷杜佐家短期寄居,大多时间住在秦州城里。他本计划在秦州住下去,赞公也曾引导他到城南的西枝村寻找建立草堂的基地,可是限于资财没有成功。他在秦州生活极困难,寄诗给杜佐希望分些米和薤菜,隐者阮昉也曾送他薤菜三十束。可生活不能完全仰仗他人,于是重新他在长安时经营的卖药生活维持衣食。然而亲友帮助与卖药副业都不能解决困难,有时无衣无食,口袋里只剩下一文钱。 - 惨淡烽火与凄切笳声使杜甫念念不忘吐蕃膨胀与回纥骄横。杜甫在秦州居住不满四月,觅居不成,衣食不能自给,走投无路时听说同谷附近栗亭良田出产薯蓣,可以充饥,山崖有丰富蜂蜜,竹林有新鲜冬笋,于是决定离开秦州到同谷。杜甫初冬十月从秦州赴同谷,除去在饥寒里坚持外,还得与凶险山川搏斗。秦州西南的赤谷起始这段行程,路过铁堂峡、盐井、寒峡、法镜寺、青阳峡、龙门镇、石龛,入同谷界内积草岭,直到同谷附近泥功山、凤凰台。杜甫经过险恶山川没忘记劳动人民的痛苦: - 盐井旁他看见煮盐工人终日劳碌,给官家制盐,这些盐按官价卖出每斗卖三百钱,商人一转手每斛(十斗)就卖六千,获得一倍利润;野兽出没石龛下他看见伐竹人唱着悲歌攀山峰,给官家采折美箭,如今可用竹竿都采完,无法应付官家索求。他想到处处是灾黎比他更困苦,便在《赴奉先县咏怀》里说他这一生免于荷役,已享有特权,不敢辞避路途艰难。 / 📚杜甫在同谷 杜甫在同谷住一个月左右,写《乾元中寓同谷县作歌七首》。从这七首诗我们知道: - 他终日拾橡栗充饥,有时到山里挖掘黄精但雪盛无苗,空手回来儿女饿得啼哭;三个弟弟杜颖、杜观、杜丰远在东方彼此不通消息,妹妹在钟离成为孀妇十年不曾见面;荒城山湫间白狐跳梁,蝮蛇出没;山里住有旧日相识儒生,和杜甫见面时怀念往日生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