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访谈中,郑晓龙导演被问及在拍摄《甄嬛传》时,是否有遇到过令他倍感棘手的演员,他毫不犹豫地一拍大腿,直截了当地回应道:“确实有,拍摄过程中,我曾深感请蔡少芬出演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甄嬛传》的导演郑晓龙,在开拍之前对每一位角色候选者都进行了细致的挑选与打磨。 在拍摄的漫长过程中,由于演员们的精湛演技和出色表现,使得郑晓龙导演的工作变得游刃有余。 然而,在这群才华横溢的演员中,却有一位让郑晓龙导演倍感头疼的人物。 原本以为有了这样一群实力出众的演员,拍摄会如同顺水推舟般顺利,然而这位特殊的演员却像是一块难以啃下的硬骨头,让郑晓龙导演不禁皱起了眉头。 在《甄嬛传》开拍前,郑晓龙导演怀揣着一个与众不同的清宫剧梦想,与当时泛滥的清宫偶像剧风格背道而驰。 而这个梦想,得到了他妻子王小平的大力支持,她向郑晓龙推荐了一本名为《甄嬛传》的小说,正是流潋紫的杰作。 当郑晓龙与流潋紫洽谈购买版权时,流潋紫提出了一个特别的请求:“我希望能邀请到蔡少芬女士来诠释甄嬛这一角色。” 原来,流潋紫对蔡少芬的崇拜之情深厚如海,以至于在创作时特意将女主角命名为甄嬛。 这个灵感来源于蔡少芬在《洛神》一剧中的出色表现,当时剧中正反两派角色分别名为甄宓和郭嬛。 流潋紫巧妙地将这两个名字合二为一,形成了甄嬛这个独特而富有韵味的名字,这不仅是对蔡少芬演技的极高赞誉,更是对她个人魅力的深深倾慕。 郑晓龙在流潋紫的坚持下做出了妥协,但内心深处,他对蔡少芬饰演甄嬛一角并不十分认同。 尽管如此,他仍选择尊重流潋紫的意见,决定倾听蔡少芬本人的想法。 当郑晓龙找到蔡少芬时,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出演甄嬛的提议。 她在仔细阅读剧本后,发现了一个挑战——甄嬛的角色需要从青涩少女演绎到中老年时期。 然而,那时的蔡少芬已经步入37岁的成熟年纪,她深知自己已无法再轻易展现那份纯真的“少女感”。 于是,她鼓足勇气,向导演郑晓龙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导演,我在年龄上或许与甄嬛不太契合,您看我是否可以尝试饰演皇后这个角色?皇后的年纪与我更为相近。” 郑晓龙导演听后,略作思索,然后微笑着表示了赞同。 然而,在拍摄过程中,郑晓龙最大的挑战并非来自剧本或场景,而是来自蔡少芬。 她的演技卓越,令人赞叹,然而她的普通话却如同“烫嘴”一般,总是令人忍俊不禁。 每当与她搭戏的演员情绪饱满,准备充分时,只要蔡少芬一张口,她那独特的普通话就如同喜剧中的“笑点”,瞬间点燃全场,引发一片欢笑声。 因此,每次轮到蔡少芬的戏份,郑晓龙都不得不应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喜剧效果”,虽然有些无奈,却也增添了不少拍摄的乐趣。 在拍摄“废后”那场戏时,短短十几分钟的戏份,竟然耗费了数十次的反复拍摄。 面对这一挑战,蔡少芬提出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将台词改为粤语。 这一改变不仅避免了普通话发音带来的情绪干扰,更使她在表演中如鱼得水,表达更加自如。 这也正是为什么观众在后期观看时会发现口型与普通话版本有所出入的原因。 回想起这段经历,蔡少芬的丈夫张晋曾以幽默的方式调侃道:“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蔡少芬说普通话。” 除了导演之外,陈建斌也是对蔡少芬感到无比棘手的存在。 陈建斌坦言:“与蔡少芬一同拍摄时,我时常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港剧的拍摄现场。” 尽管陈建斌事先已经通读了两人的剧本,但在实际拍摄过程中,他仍然听得如坠云雾,苦不堪言。 语言沟通的障碍对他来说已经是一杯苦酒,然而,更让他感到恐惧的是,蔡少芬经常对他使出恶作剧般的整蛊手段。 在拍摄《甄嬛传》的一场戏中,皇上与皇后共进晚餐的场景格外引人注目。 为了确保拍摄顺利,陈建斌特地与蔡少芬分享了一个重要的细节:哪些菜肴是真实的,哪些只是道具。他担心她在表演中误食道具,影响拍摄进度。 然而,到了实际拍摄时,蔡少芬却出其不意地夹起一个道具菜,递给了陈建斌。 她原本以为陈建斌会立刻中断拍摄,或者无视她,直接按照剧本说出台词。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陈建斌竟然将那道具菜送入口中,细细咀嚼,并假装吞咽下去。 他淡定地评价道:“嗯,这味道还真不错,与熹妃宫的菜肴不相上下。” 这一幕让蔡少芬忍不住差点笑出声来。 尽管在拍摄过程中,蔡少芬因普通话不标准给剧组带来了一些困扰,但她凭借出色的演技,将宜修皇后的心机深沉、手段狠辣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甄嬛传》一经播出,皇后娘娘的那句“臣妾做不到啊”迅速走红网络,成为了观众心中的经典台词。 蔡少芬的精湛演技和独特魅力,让这个角色成为了无法替代的经典形象。
在一次访谈中,郑晓龙导演被问及在拍摄《甄嬛传》时,是否有遇到过令他倍感棘手的演员
亦融漂流瓶
2024-02-23 22:25:55
0
阅读: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