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5名女知青坐船去南岸割柳条。船进入江心,水流打着漩涡,船开始摇晃。

小史论过去 2024-02-19 22:53:43

1969年,15名女知青坐船去南岸割柳条。船进入江心,水流打着漩涡,船开始摇晃。大家死死抓住船帮,心快跳到嗓子眼。 在1969年的一个春日,佳木斯梧桐河农场迎来了300名充满激情与理想的知青。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其中不乏宁波、瑞安和当地城里的年轻人。在这个新的起点,他们都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然而现实往往比想象中更加严酷。 蔡爱华、金杰等四位来自瑞安的女知青,她们被安置在一间简陋的宿舍里。宿舍的条件极其艰苦,两铺大炕,中间隔着一条窄窄的道,一个大铁桶炉子在炕边燃烧,散发着温暖但也带来了浓重的烟雾。屋内的空气充满了柴火燃烧的味道,四周的墙壁被熏得漆黑。面对这样的生活环境,蔡爱华和她的朋友们无言以对,只能深吸一口气,接受这突如其来的现实打击。 很快,她们就投入到了农场的生产劳动中。尽管工作辛苦,但她们还是努力适应,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片土地贡献出一份力量。然而,命运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人以沉重的打击。 那天,农场连长唐城德安排30人前往江南岸割柳条。由于汛期江水上涨,第二趟共15人的木船因超载而吃水很深。尽管有人提议分两批行动,但连长因着急捕鱼而忽略了安全,执意一次过河。 当船只进入江心,湍急的水流和漩涡让船体剧烈摇晃,人们死死抓住船帮,心跳加速,紧张到极点。突然,一股巨浪袭来,船体失去平衡,瞬间翻覆,所有人坠入冰冷的江水之中。 当那股突如其来的巨浪席卷而过,蔡爱华和金杰以及其他三名女生的船瞬间失去了平衡。水流湍急,船身猛地一歪,所有人几乎在一瞬间被冰冷的江水吞噬。周围是漆黑和冰冷的水域,她们几乎分不清上下方向。但在这生与死的边缘,本能驱使她们挣扎着找到了翻覆的船体,死死抓住船帮,任由江水冲击,但绝不放手。 此时,岸上的知青们正忙碌着,有的收集柳条,有的在聊天。突然,一阵微弱却急促的呼救声划破了宁静,让所有人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李元民和另外两名男知青,没有任何犹豫,他们对视一眼,便毅然决然跳入了急流中。 “快,那边有人!”李元民边游边大声呼唤着同伴,三人合力,向着呼救声的方向划去。 江水冰冷刺骨,但在这一刻,他们的心火热如初。经过艰难的努力,他们首先找到了紧紧抓住船帮的蔡爱华和金杰,随后又救起了其他三名女生。但对于其余的人,他们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被急流席卷而去。 岸上,其他的知青们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动了。一时间,整个江边变成了救援现场。男生们系上麻绳,纷纷跳入水中,而女生们则在岸上焦急地等待,眼泪不停地流下。 救援行动持续了数小时,直到天色渐暗,才无奈地结束。事故发生后,整个农场笼罩在一片悲痛之中。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在那一刻被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几天后,失去孩子的家属们纷纷赶来,他们面对江水,面对这片夺走亲人生命的土地,痛哭流涕。那一天,似乎连天都在为之哭泣,细雨绵绵,哭声回荡在整个农场上空。 唐城德连长因此事被审判,最终因疏忽大意被判刑。这场事故,成为了他一生中无法抹去的阴影。 对于幸存的知青们,这一经历同样成为了他们心中永远的痛。他们用余生来铭记那些逝去的同伴,以及那些在灾难中表现出的人性光辉。岁月流逝,但记忆永存,他们之间的情谊也因此而更加深厚。 40年后,为了寻找当年救命的恩人,蔡爱华和她的朋友们发起了一场网络寻人。最终,他们在知青下乡40周年纪念日那天,与救命恩人重逢。那一刻,泪水再次成为了表达感激与怀念的语言。不仅是救命恩人,几乎所有当年的知青都来到了这次重聚,他们一起回忆那段充满磨难与挑战的日子,共同庆幸还能活在这个世界上。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关于生与死的故事,更是关于人性的光辉、友情和责任。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份在苦难中彼此扶持的情感,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

0 阅读:334

评论列表

一如既往

一如既往

2
2024-02-21 07:45

金色的青春

寄情山水

寄情山水

2024-02-19 23:46

死了10个啊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