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80年9月29日,代王刘恒在自己的府邸正式登基成为汉文帝。接下来他要完成一件非常重要而又残酷的任务,除宫并诛杀吕氏余孽。
此时的少帝仍然端坐在未央宫中。随着后少帝和其他惠帝孩子被排除在皇位继承人之外,汉文帝就不能让他们继续存在了。除掉少帝和其余的惠帝儿子们,汉文帝绝不愿亲自主导这件事情元老们也不太愿意单独行动,无论说得再天花乱坠,这也是弑君。所以大家就集体行动,一起上。
最先急着站出来表态的是东牟侯刘兴居,由于元老们一点都不讲武德,他和哥哥刘章现在都处于惊惶失措的恐惧之中,急于向汉文帝站队,得到新皇帝的认可至关重要。所以除宫这种别人不愿干的脏事,他们兄弟愿意干。刘兴居愿意前往清宫,是宗室代表的最佳人选。
而与刘兴居一同清宫的主力则是开国大佬夏侯婴,跟随刘邦后成为刘邦的专职司机。此后当了一辈子司机,先后伺候刘邦,惠帝,前少帝和后少帝。从来不入军政领导班子,这样反而在其他人不便出面的时刻发挥很关键的作用。开国大佬们对清除皇帝心存顾忌,太仆夏侯婴这个时候站了出来担起了重任。由于夏侯婴不在五人(陈平、周勃、灌婴、陈武、张苍)领导班子里,应该说夏侯婴是眼下领头清宫的最佳人选。
除了太仆夏侯婴和东牟侯刘兴居,这次清宫还有一个领头人物宦者令张释,他是吕太后时期最受信任的头号宦官。张释出面参与清宫也非常微妙,他的身份和夏侯婴、刘兴居又不一样,他代表的是吕氏旧部。夏侯婴带兵进宫后,很直接的对后少帝说,你不姓刘,所以不能当皇帝。然后就让后少帝身边的卫士都放下武器散去。可是仍然有几个卫士不肯离去,于是宦者令张释出面劝告这几个人放下武器走人。
这里的张释也做张释卿,正是吕太后时期最受信任的头号宦官。当年出面放出吕氏称王的风声的就是他,他也成为大汉第一个被封侯的宦官。此次清宫要面对的主要阻力就是皇宫卫士,要想兵不血刃的完成任务,宫中头面人物张释出面无疑最合适。而吕家失势后,张释正愁没有表现机会来保平安,自然也愿意出马办这件事。
夏侯婴把后少帝赶出皇宫后随即迎接汉文帝连夜进入未央宫。接下来汉文帝立即拜宋昌为卫将军,张武为郎中令,让宋昌掌管守卫京城南军和北军,张武为殿内守卫部队的最高长官。
最后诛吕政变中,后少帝和惠帝的其余几个儿子到底是谁下令杀害的呢?史料说得很清楚,惠帝四子是汉文帝连夜入宫后再由有关部门执行的诛杀任务,这个命令当然是汉文帝下的。此前清宫汉文帝不肯出面,因为当时后少帝还是皇帝,把他清走那就意味着废帝。这个废帝决策当然汉文帝不肯粘手。
由于你们军功元老、刘氏皇族和吕太后旧部已经联手下达了废帝指令。那么后少帝已经不是皇帝了,其余几个惠帝儿子也已经不是王爷了。那这几个小孩就只是平民,汉文帝亲自下令诛杀几个平民自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以后其他人也就不方便拿这事拿捏汉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