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8年,赤壁之战爆发,华夏历史迎来转折点。此役,曹操志在饮马长江,挥师南下彻底攻灭刘备和孙权两股割据势力。但奈何天不遂人愿,声势浩大的曹军被周瑜用火攻之计打得大败,最终退回北方。曹操当时感叹说,自己输掉了赤壁之战,以后再也没机会统一天下了,后世普遍也认可曹操的这个观点。那么,问题来了,当时曹操占据整个北方,实力远超孙权和刘备之总和,为啥到死都没能如愿完成统一大业呢?
许多人将原因聚焦于孙刘联盟,认为孙权和刘备这两个破落户手拉手就能抱团取暖,挡得住曹操这个庞然大物。实际上,这个事儿被夸大了。真正挡住曹操北军雄师的是地形,确切说是浪花淘尽英雄的长江。它成了孙权、刘备的天然庇护,却是曹操一生的噩梦。这事儿要具体来说的话,还得追溯到赤壁之战前的荆州风云。
当时,曹操率领大概十五万北军南下,兵锋直指荆州。一路上,关隘十有九降,眼看着就要攻占襄阳,周围文武都来庆贺,可曹操却在内心冷笑不已,因为这些家伙根本就看不透他夺占荆州的最终目标,以为占了几个城池就万事大吉,岂不知真正的猎物其实是——荆州水军!曹操最担心的,一是刘琮用水军反击,到时候两军必有损伤。二是怕刘琮带着水军沿着长江跑到江东区投降孙权,到时候自己手下这千军万马,面对着万里长江该咋办呢?
不过还好,荆州水军全须全尾都向曹操投降。有人也许要说了,曹操不是在玄武池造船训练水军了吗?为啥还要盯着荆州这几艘船呢?对于这种观点,只能呵呵两个字回应。三国时代,能当得起水军两个字的,除了江东水军就是荆州水军,其他的都是小孩子过家家,只要船不沉就烧高香。这也就是为什么曹操在水军这事儿上折腾了好几年,但手下士兵还是会晕船呕吐,连刀都拿不稳,可见曹操的水军战斗力还停留在幼儿园级别。
所以,荆州水军是曹操统一天下的杀手锏,在赤壁之战中被周瑜一把火烧得连个船舷都没了。虽说北方还有大量的士兵,资源禀赋也足够,可水军岂是一朝一夕能训练出来的?光是打造出个雏形就得好几年,更别提形成战斗力了。再说,水军这东西只有在战场上才能检验战斗力,可一旦上了牌桌就只能全部押了,曹操心里很清楚,连天下水军排名第二的荆州水军都打不过江东水军,那自己在牌桌上还有胜算吗?
想通了这件事,曹操的余生都没有再在水军上动过脑子,而是率领士兵们在陆地上东征西讨,打下了西凉、汉中等多处要地。这里要多提一句,当时曹操攻占汉中后,手下人都劝他趁势攻打西川,刘备肯定挡不住。但曹操拒绝,因为他内心清楚,就算攻下了益州,但也会元气大伤,到时候孙权派水军逆流而上捡便宜,自己连个水军都没有,除了放弃益州没别的办法,纯粹是给孙权全据长江打黑工啊!
所以,赤壁之战后,孙权的江东水军一家独大,刘备靠着关羽的水军位居第二,能够实现自保有余。只是可怜了曹操,坐拥整个北方,麾下战马驰骋天下,却始终跨不过长江,这大概就是天意如此,谁都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