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起飞重量重量423吨,载重120吨时能飞6500公里!你敢相信吗?这是某论文披露的我国正在研制的战略运输机技术指标!
那么,这个需求指标有多夸张呢?以最大起飞重量381吨的美国C-5运输机为例,它满载127吨货物时的航程是4200公里,而最大起飞重量405吨的俄罗斯安-124运输机载120吨货物时航程也只有3700公里。
如果按照吨·公里计算运力,我国正在研制的战略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比C-5运输机高11%,但运力高46%左右;最大起飞重量比安-124高4.44%,但运力高75.67%左右!
这意味着我国正在研制的新一代巨型运输机整体运载效率要比美国C-5运输机高31%左右,比安-124高68%!这个技术指标绝对是遥遥领先,以后再也看不上包括安-124、安-225在内的外国巨型运输机了!
我国正在研制的新一代巨型运输机采用大量先进技术论文曝光的国产战略运输机属于初始方案设计,最终会不会被我军采纳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但起码能管中窥豹,看出我军对战略运输机的性能指标需求以及大体研制方向。
一是采用新型气动外形设计
前面提到,我国正在研制的新型战略运输机,论文还曝光了我国它的外形设计,相当科幻!采用扁平机身、翼身融合、翼梢小翼、双外倾垂尾设计,外挂4台大涵道比发动机,整机呈现升力体结构,像一只飞行的燕子。这种外形设计介于传统悬臂式机翼和飞翼式布局,不仅能大幅度提升燃油效率,还能缩小翼展,降低雷达反射截面。翼展太大将直接影响战时适应性,例如安225因翼展太大导致对机场等级要求达到4F级,全世界绝大多数机场都达不到要求。
美中不足的是该机仍采用外挂式涡扇发动机,这将不可避免形成雷达信号强反射源。
二是采用高燃油效率大推力涡扇发动机
按照0.25的推重比设计,这款战略运输机采用的涡扇发动机推力可达26吨左右,超出我国现役任何一款涡扇发动机的推力。那么它只能是全新研制的涡扇发动机。幸好我国正在研制的CJ2000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推力高达35吨,能效比追平世界先进水平,进度也只比即将取得适航证的CJ1000晚1-3年。
根据以往的研制经验,涡扇发动机无法等比例放大,却可以等比例缩小。只要有需求,我国完全可以直接基于CJ2000等比例缩小尺寸,快速研制出一款推力达25吨左右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方便检修、更换。
战略运输机体型非常庞大,仅机舱截面高度就超过4米,机翼距离地面的高度很可能超过6米,如果发动机不采用外挂,那么日常检修难度将大幅度提升,甚至要在专用巨型车间就能做到。这对于军用运输机来说简直是噩梦,一旦战时巨型车间被敌人炸毁,战略运输机将无法检修、更换发动机。
隐身固然重要,但为了提升战场适应能力,提升检修、更换发动机的便捷度(可维护性)则更加重要。尽管外挂发动机会增加雷达反射截面,但机身采用隐身设计也可以提升隐蔽性,可以让起飞重量超过400吨的战略运输机看起来像起飞重量不足百吨的中型运输机甚至是小型运输机,或者支线客机,仍然具有很强的战略欺骗性,容易让敌人摸不准我方的战时投送吨位,从而让敌人摸不准我方战略意图。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