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巨头激战,AR眼镜成下一代终端“必争之地”​

01巨头博弈AR眼镜成科技新战场1)Meta首款AR眼镜Ray-Ban Display在美国市场掀起抢购狂潮——全美线下

01

巨头博弈

AR眼镜成科技新战场

1)Meta首款AR眼镜Ray-Ban Display在美国市场掀起抢购狂潮——全美线下门店几乎售罄,试戴预约排至11月,Meta CTO博斯沃思亲自证实“反响超预期”,并宣布本月将销售门店翻倍以应对供不应求局面。这款799美元的智能眼镜凭借神经腕带交互、光波导技术,重新定义了“无感化AR体验”。

2)苹果的战略转向更显激进,彻底暂停轻量版Vision Pro开发,将资源全倾智能眼镜赛道。据彭博社报道,苹果正研发两款智能眼镜,预计2026年上市;带屏款直接对标Meta,目标发布时间从原计划的2028年大幅提前至2026年。这一决策背后,是苹果对“AI+AR”设备替代智能手机的长期押注——库克早在2016年就预言“封闭式头显非未来”,如今技术成熟终让这一愿景落地。

3)中国智能眼镜品牌则以361.4万美元众筹额刷新XR行业纪录,在Kickstarter平台超越Ray-Ban Meta创下的330万美元纪录,成为全球最成功的AR眼镜众筹项目。其国内市场表现同样亮眼:9月全渠道5天售空4万台,3299元定价与49克超轻机身,让“中国智造”在欧美市场完成技术突围。

02

技术突破

AR眼镜取得显著进展

AR眼镜能够迎来爆发期,离不开技术的成熟与突破。光学显示、功耗控制、交互方式等关键技术近年均取得显著进展。

其中,衍射光波导技术成为主流方案,在保证显示效果的同时大幅减轻了设备重量。Micro LED微显示技术的成熟,使得AR眼镜在亮度、对比度和功耗方面取得了更好平衡。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则让AR眼镜的交互更加自然直观。语音助手、手势识别、眼球追踪等技术的应用,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AI能力的加持,使AR眼镜从简单的显示设备升级为智能交互终端。

AR眼镜消费级市场的大门已经敞开。从早期AR设备主要面向企业和工业应用,如今正快速向消费级市场拓展。娱乐、社交、教育、健身等消费级场景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AR眼镜向轻量化、低成本化方向发展。

03

蓬勃发展

AR眼镜中国品牌崭露头角

在全球AR眼镜市场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中国品牌正在崭露头角。在光学模组、微显示屏、电池等核心元器件方面,中国供应链已经具备全球竞争力。这不仅降低了AR眼镜的生产成本,也加速了产品迭代和创新速度。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使得创业公司能够快速将创意转化为产品,参与到全球市场竞争中。

在AR眼镜这一新兴赛道上,中国品牌有望从技术追随者逐步成长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随着国内企业在核心技术上的持续投入和创新,中国AR眼镜品牌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将不断增强。

在这一行业背景下,创视维(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咔咔AR智能眼镜,仅重68.6克,采用最新衍射光波导技术,95%透光率,0.5W超低功耗显示,具备300寸口袋巨幕、不伤眼、不遮挡、不吵人、不断电、易切换等六大核心优势,正是当前AR技术集大成的产品代表。

未来已来,轻便、实用、生态初成,AR眼镜正跨过“奇点时刻”。从Meta售罄、苹果加码到中国品牌海外众筹成功,无不预示着AR智能眼镜市场的爆发在即。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拓展,AR眼镜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主流移动计算平台。

创视维(咔咔AR)致力于将AI+AR智能眼镜打造成为连接虚拟与现实世界的桥梁,是行业首家实现8米等效300寸超清巨幕观影的智能移动终端,95%高清透光率,仅68.6克轻巧设计,重新定义沉浸式视觉体验,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口袋巨幕视觉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