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去世后,叶剑英问许世友:南京军区还指挥得动不?为啥这样问

陶陶读历史 2023-12-02 11:49:47
前言: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与世长辞,全国上下陷入一片哀痛当中。

远在广州的许世友将军听闻消息后,亲自带枪前来北京,进入人民大会堂为毛主席守灵,也是所有吊唁、守灵之人中唯一一位带枪的人。

毛主席曾经说过:许世友带枪见我,谁都不许拦,他不会害我。许世友将军也曾说:知我许世友,惟毛主席你。

彼时时局暗流涌动,国内许多地方需要维稳。于是叶剑英、聂荣臻、徐向前三位元帅齐聚一堂,询问许世友将军:你在广州军区的工作怎么样,南京军区那边还能不能指挥得动?

许世友深知叶帅的潜在含义,慎重思考一番:南京军区司令曾是我警卫员。三位元帅听闻之后,长舒了一口气,彼此之间会心一笑。

不过,许世友将军为何会带枪前来守灵,三位元帅又为何会有如此疑问,许世友与南京军区到底有何渊源,让他即便远在广州也能调动南京的军队呢?

许世友与毛主席

许世友将军的原名,其实是叫做许仕友,听说是许将军出身农村,长辈望其成材,长大能够当官,结交有本事的朋友,所以才取了这么一个名字。

许将军加入红军前的经历很坎坷,他8岁入少林寺习武,回家探亲时失手将地主恶少打死,不得已下四处流浪,又到吴佩孚部队当了几年兵,最后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

而许世友这个名字,就是在红军长征途中,毛主席给他起的名字。当时许世友凭借自己英勇顽强、敢拼敢打的精神和连战连捷的战功,被任命为红军的军长。

所以,毛主席就说:“你现在是军长了,不是战士了,我们共产党人的口号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你应该放眼世界嘛!世界之友不是更好吗?”

许将军听完,欣然同意,觉得毛主席给他改的名字很绝妙,从此他改名许世友。

许世友可以说是毛主席最值得信任的卫士,他和毛主席之间的深厚情谊,并不单单是毛主席给他改名这么简单。

1937年,可以说是许世友最艰难的一年。这一年,许世友在延安备受猜忌与质疑,索性打算离开延安回四川打游击,不过此计划还没有实施就被撞破。

在那段时间,毛主席一直力挺许世友,他对中央各位领导说:许世友不是想要搞“反革命”,他只是一时想不通,想要回去打游击,上前线罢了!

正是毛主席的这份信任,许世友才把自己一生就交给毛主席,从此之后他紧紧跟随毛主席,保卫毛主席,至死不休。

而在毛主席身边,许世友的军事才能也得到充分的发挥。解放战争期间,毛主席看中许世友勇猛杀敌的作战作风,于是在攻打济南城这块硬骨头上,毛主席亲自点名,让正在养病的许世友披挂上阵!

而许世友也不负众望,率领华东野战军,鏖战8天8夜,硬生生吃下了被国民党军队守得固若金汤的济南城!

毛主席忠诚的战士

1955年,许世友被委任为南京军区的总司令,在这里他一干就是18年。事实上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各大军区司令很少会有变动。

1973年,毛主席实行8大军区对调,但实行政策就要有一个切入点,在这一问题上,毛主席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许世友。

毛主席在接见各大军区负责人时,他笑着问许世友看过《红楼梦》没有,当许世友说看过一遍时,毛主席就回答说:看一遍不够,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你们只讲武,爱打仗,还要讲点文才行啊!文官务武,武官务文,文武官员都要读点文学。

随后毛主席将话题自然而然过渡到军区对调问题上,许世友被调往广州军区担任司令。作为毛主席的战士,许世友当即表示同意毛主席的决策。

之后在广州军区,许世友即便工作再忙,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去多读书,并且读完还要找人说自己的心得感受。这一行为,让之后的广州军区都掀起一股“读书潮”。

1976年,许世友尚未读完5遍红楼梦,毛主席就与世长辞。

随后一些“小团体”瞅准机会欲对党不利,为了拥护毛主席所爱护的人民,许世友不惜带枪前去吊唁——这本就是毛主席对他的信任。

在此期间,叶帅等人为维系中央与人民的安全稳定,决定以雷霆之势清扫这一切罪恶分子!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同样也是“维稳”的重中之重。所以叶帅经过考虑,觉得还是南京军区最为合适,不过当时的南京军区司令并不足以信任,所以几番思考之下,许世友就成了最佳选择。

但是,目前许世友已经离开南京军区三年多的时间,对于南京军区的一切是否还能够如臂指挥,这依旧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所以在许世友带枪吊唁毛主席之时,叶帅、聂帅以及徐帅三人才如此询问许世友,足可见三位元帅对此事的重视。

不过这种问题并不好回答,许世友确实是可以如臂指挥南京军区的,但他现在是广州军区总司令。所以为了避免误会与误解,许世友慎重思考一番,回答道:南京军区司令是我警卫员。

这番机智的回答,既不太显得出众,也打消了三位元帅的担忧。

许世友与聂凤智

许世友说的司令,其实副司令聂凤智;而他所谓的“警卫员”,其实也是玩笑话,两人是生死之交的老战友。

有一句话说:没有聂凤智将军,也就没有许世友将军8天8夜拿下济南城。这一句话虽然夸张了一些,但足以见得聂凤智将军的军事才能。

其实早在之前,聂凤智将军原本是被调至东北,协助东北野战军为东北局势打开局面的。但是许世友舍不得他,于是连夜向中央寄了一封信,就说聂凤智还在养伤养病,适应不了东北的环境,希望将其留在山东。

由此可见,许世友对聂凤智的喜爱与信任,而聂凤智也没有辜负许世友的信任。

济南战役期间,聂凤智所带来的9纵得到的军令是作为助攻,协助宋时轮的10纵攻城,结果聂凤智大手一挥,将“助攻”改成了“主攻”。

随后9纵士气凶猛,所向披靡,作为一直辅助军队,打得比主攻队还要猛,还要凶,让守城的王耀武顾此失彼,连连溃败。到后来,聂凤智的9纵甚至还抢先主攻的10纵一步登上墙头。

聂凤智将军是一员虎将,他不止作战勇猛,在平常生活当中脾气也很火爆,这一点其实和许世友也很像。

有人说他们:脾气火暴,打仗靠勇猛,忠诚不怕死,一般人受不了。但正是如此,许世友将军和聂凤智将军才能脾气相投,一起共事多年,不似上下级反倒更像亲兄弟。

所以当叶帅等人问许世友南京军区之事时,许世友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聂凤智。

人民解放军本就是为保卫祖国,保卫人民而战。他许世友从一开始就信奉至今,他相信聂凤智也是如此。

但凡党和国家需要,许世友和聂凤智在所不辞!

16 阅读:6383
陶陶读历史

陶陶读历史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