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中法两大国“伺候”我一人?印尼防长:派遣飞行员赴华训练歼-10

【军武次位面】作者:天狼近日,印尼国防部长沙布利在社交媒体的一则发文再度引发热议。推文中显示,印尼正与中国方面讨论派遣印

【军武次位面】作者:天狼

近日,印尼国防部长沙布利在社交媒体的一则发文再度引发热议。推文中显示,印尼正与中国方面讨论派遣印尼飞行员赴华接受歼-10战斗机飞行训练,并考察中国国防工业生产设施。尽管这则消息在数小时后被删除,但其爆炸性足以让印尼围绕着中法两国的军贸策略重新成为焦点。毕竟,这很可能意味着印尼或将成为继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之后,第三个接收中国歼-10系列战斗机的国家

▲印尼国防部长沙布利的推文

目前,印尼早已确认从法国采购42架“阵风”战斗机,并在5月28日马克龙访印期间签署了增购12架的意向书,总额或突破110亿美元。而“阵风”平均单价高达1.9亿美元,是典型的高端多用途战斗机,适用于长航程海岛作战任务。但问题在于:印尼真的有充足的国防预算,能够同时购买“阵风”和歼-10系列吗?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2025年印尼国防预算仅约130亿美元,其中超过八成用于人员、后勤和装备维持。除非另行获得国际贷款或采用“以物易物”方式(如以棕榈油、煤炭换装备),否则短期内很难支撑两个高端机队同时服役。

从印尼防长的表述看,此番“飞行员训练”意向透露出两个重要信号:第一,印尼方面对歼-10性能确实感兴趣,意在深入了解其作战能力;第二,这可能是利用“竞标博弈”向法国施压,争取阵风战机价格或技术让利。类似的“拉踩式军购”策略并不少见,尤其是在东南亚这样缺乏本土军工能力、又热衷于“大国平衡”的国家中更为常见。通过“暗示”可能从中国或俄罗斯采购装备,印尼能有效牵制西方军售商过高的报价。例如,印尼此前就因美方干预取消苏-35采购,随后转投法国阵风;而在法国军售压力下再抛出“歼-10”这个变量,无疑是一种技术性“砍价”动作。

▲印巴空战后,歼-10CE在马来航展上也备受欢迎

2025年5月印巴空战中,巴基斯坦空军的歼-10C战机首次实战使用霹雳-15空空导弹,在体系支援下击落印度空军多架阵风和苏-30MKI战机,震动军火市场。这一战果不仅令外界对法国“阵风”战机在高强度空战中的表现产生质疑,也为歼-10系列赢得了极大实战口碑。尤其是在缺乏本土预警、空中加油和情报支援的印度空军体系中,“阵风”无法单枪匹马打赢空战。而巴基斯坦歼-10C在配合地面雷达、无人机、远程指挥链条下的出色表现,则让许多中立国空军意识到:中国战斗机的真正威力,不仅是硬件本身,而是背后的“体系化支援”。这也是印尼等国开始重新评估歼-10采购价值的深层动因。

目前印尼传闻中的采购型号包括42架歼-10A或歼-10C战斗机,其中部分可能为二手战机。考虑到歼-10A为早期型号,其雷达、电战和导弹兼容性明显弱于歼-10C。但A型价格低廉、可靠性高、且交付周期短,适合“应急作战”。印尼若真有意采购大批歼-10A,可能考虑“先部署,后升级”的模式,即先购买A型形成初步战力,再逐步改装接近C型水准。而若印尼选购的是全新歼-10CE型(出口专用型号,性能接近或略逊于C型),则表明其空军有意向彻底引入中式体系,这对印尼防空力量无疑是一大跃升。

▲印尼空军的“杂乱”程度甚至不输印度

印尼空军历来以“杂而不精”著称,现役战机包括F-16、苏-27/30、T-50、BAE“鹰”、巴西“超级巨嘴鸟”等多个体系。加上未来将交付的“阵风”,再加上若干未成形的项目(如KF-21合作开发),可谓“六国混编”,严重拖慢训练、维修与作战体系构建。歼-10如再加入其中,不仅意味着印尼需要为其单独配套飞行员训练、地勤设备、弹药体系、战术协同等整套系统,还可能加剧“高端装备无体系支援”的鸡肋化风险。从这一点看,印尼即便采购,也多半难以构建完整的中式作战链,而只能作为“补缺型机群”存在。

综合来看,印尼目前最可能的策略是借助歼-10的潜在采购可能性,为当前的“阵风”采购谈判争取更多让利,包括价格优惠、转让技术、交付周期等。在不触怒法国和西方盟友的前提下,与中国适度接触,可以提升自身军购议价能力。

▲如果中国能借此机会淘汰掉一批老旧的歼-10也是不错的

但不能排除印尼出于战力构建平衡、安全多元化与“实用主义”角度,最终采购一批歼-10(尤其是价格低、维护简、交付快的型号),作为“阵风”的补充,用于低烈度巡逻、训练、对地支援等次要任务。届时,中国歼-10也将正式跻身成为真正的“东盟主力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