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一中悲,八中降,福州中招投档怎么看?

昨天福州发布了第一批普高的录取情况,每年的中招话题正式开启,最近有临近几个划片新盘上市,正好可以水几篇,先来第一篇,投档

昨天福州发布了第一批普高的录取情况,每年的中招话题正式开启,最近有临近几个划片新盘上市,正好可以水几篇,先来第一篇,投档线+定向生切线。

投档线情况

先聊第一个话题,就是市区普高第二条投档线以上的录取情况:

分析:今年第二投档线上的录取情况,有几个关注点:

1、一中定转统被附中、三中超越

2、八中统招被格致超越

3、四中录取分进入第二投档线内

在聊几个话题之前,再看看一个数据就是投档线:

福州市区普高第一条投档线划定办法:老八所+长乐一中,招生总数9.5%

福州市区普高第二条投档线划定办法:老八所+长乐一中,招生总数70%

普高线:全市中考考生数前70%的最低中考成绩划定(2023年前是55.2%)

这几年的投档线划分都是依据老九所的招生比例,其中比例都没变化,普高线去年从55.2%变成70%,主要原因是新增了中专的综合高中班,所以降低了普高线。

对于第一、第二投档线,主要差异就是录取顺序,就不展开了。

第一投档线:一中压制线,录取顺序1a统招、1b统招、1a定向、1a定转统

第二投档线:高保线,录取顺序1a统招、1a定向、1a定转统、1b统招、1b定转统等。

从今年的投档线来看,对比前3年,有所下降,也是最低的一年。

从招生计划来看,这3年的招生数量总体变化不大,特别是今年对比去年。

由于招生人数不变,投档线的人数比例不变,但是福州定向生比例却一直增加,从去年60%提高到70%。

这就带来了统招人数的下滑。

所以在投档线依据招生总人数的背景下,自然会拉高每个学校的统招分数与投档线的差值。

从差值数据来看,可以发现数值是与日俱增,特别在第二投档线的差。

理清楚这些关系后,再看看今年的变化:

1、一中录取分,看到定转统被附中、三中超越

对于一中,今年高考清北录取人数,从网络消息来看,不算理想,可以说一中的光环受到很多质疑。

不过从统招线来看,一中依然高于第一投档线,今年差额达到3分,以前是1-1.5分。

这带来的效果是什么?

报名一中的学生:分数在746-743.5的,都会滑档到1b,还没用到定向生的政策就被别的学校录取了。

这就是为何说第一投档线是一中压制线的原因。

所以相比于前2年,今年的这种情况明显会增加的更多。

这样的背景下,如同这个网友的情况,附中、三中就分流到部分打算报一中的高分生源。

这也就让一中的定向生生源里面,高分的走不了这个政策,进一步打压。

所以定转统并不能代表一中的市场认可度,统招才更具依靠,只不过第一、第二投档线,过于死板,完全不考虑定向生比例增加,让一中压制情况被逐步放大。

假如以后提高到90%,那高分生源被附中、三中分流只会更严重,除非这两所的统招也进入第一条。

这时候再看一三附的录取线,今年真正走强的是三中,一中、附中录取线对比去年都下降2分,而三中持平去年。

原因,可能就是附中和一中是两大阵营,三中成了一中生源的分流选择。

综上,一中这几年关注度不低,只不过依旧是福州扛把子,第一投档线的死逻辑,让一中略显悲剧。

2、八中统招被格致超越

对于八中,一直以来都是老四,只不过去年出现小年后,今年直接被格致超越。

这才是八中目前真正的境遇,搬到三江口,家长并没有认可。

2024年的八中,仅比格致多0.5分统招,甚至出现了定转统在第二投档线上未完成的情况。

2025年,被格致在统招超越,这也让学校老四的排名正式移交。

3、四中录取分进入第二投档线内

前几年福高一直是守门员,今年四中成为守门员,预计定向生再增加后,老八所的二中会成为守门员。

这也是投档线死逻辑的写照。

聊完投档线的情况后,就是今年的中考分数段,这个就不展开分析,相比于前2年过于简单化,导致高分扎堆,今年相比于前2年难度增加,高分扎堆有所缓解。

定向生各校切线

对于每年都有一个排行榜,就是各校的定向生最低切线,这个报告对于升学率参考意义不太大,因为个例影响分数比较严重,这个线的每个初中,定向生名额的最后一个学生分数做切线,如果名额未使用完,分数线就是录取线-45(当然也有可能是最后一个学生正好-45被录取)。

从排行榜来看,私立校-现代中学拿下第一,平均降分7.3分。

前2年的第一是华伦,从前列来看,依然是私立霸榜,华伦、华威时代都是佼佼者,平均降分都在10分内,对比45的降分,校内的竞争非常激烈。

这里面有一个学校下降严重,它就是三牧。

今年是私立摇号,三牧甚至出现了无须摇号的情况。

对比近3年的降分情况:

前2年的三牧名额全部用完,平均降分10分内,今年八中、四中都是45分,大概率是没用完名额,一三附虽然用完,但是降分情况也比前2年提高不少。

虽然这个降分不能做直接参考,但是这种情况只能说明三牧今年大概率考的一般。

除了私立校霸榜外,闽侯的福州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也冲到前列。

此外公立校方面,延安、屏东、格鼓,排在前列。

相比于延安、屏东,晋安区的扛把子格鼓,今年定向生的使用情况非常激烈。

从这3年的使用情况来看,格鼓连续3年都把定向生名额使用完。

这一点对于中上学校非常重要,定向生对于升学率的影响很大,只能说学校的把控不错。

对于近期学校的划片即福厝远山,算是一个利好消息。

既然都聊到划片楼盘了,那就顺便看看另外几个一直被提及的:

金山中:

对于金山中,今年的定向生使用情况只能说一般,一中出现了45分,代表可能未使用完,其中三中仅降4.5分,使用情况激烈。

这就是今年投档线让一中和三中出现极大分歧的体现,这对于学校而言,其实也是一次失误的把控。

金山中一三附的录取率本就一般,这样的使用失误,只会放大数据。

这种情况也出现在文博中学等,都是一中未使用完定向生,三中分数降的又很少。

从金山中过往历史来看,前2年都是出现个别学校使用情况一般,整体分数尚可。

如果仅从这个降分对比来看,金山中除了三中外,其他学校全部输给格鼓。

杨桥中:

对于杨桥而言,今年在福高出现未使用完的情况,对比前2年全部使用完,也是出现失误。

从整体降分来看,如果扣除福高,平均分9.4分,还是算不错。

综上,从以上三所学校来看,使用率最理想的是格鼓,实际降分最激烈的杨桥。

除了这些维度外,就是今年全部使用完的学校比例:

今年全部使用完7所学校指标的学校,达到38所,比例高达42%。

2024年使用完7所学校指标的学校,是23所,比例25%。

从比例变化来看,可以说定向生对升学率的影响越来越大。

定向生比例

最后再来一个数据,即各校的定向生比例,由于各校存在随迁,户籍不符合政策,导致无法享受定向生政策的生源,分化也比较严重。

虽然政策未来会让这部生源也能享受,但是目前依然是红利期。

从比例来看:(非全部学校)

从比例来看,外围初中都是红利校,由于大量随迁存在,导致片内生享受定向生政策的红利非常大。

以今年为例,老八所各校分配比例是9.6%。

鼓山中学的片内生,分配比例高达:50%。

最终就附中、福高,使用完了指标,其他都未使用完。

这里面举个学校:福建开放大学附属中学鳝溪校区。

该校位于东三环,符合政策的学校比例仅42%,一半以上的学生都不符合定向生政策。

这样的背景下,今年的降分情况是,7所学校,名额全部使用完,平均降分24.9。

这意味着,这个三环外的学校,片内生依靠定向生政策红利,老8所升学率最少达到22%。

这所学校的划片:

东山新苑、后溪新苑、鳝溪农场村(鳝溪村、鳝溪农场)、东山丽园(美康华小区)、樟林铁路宿舍、横屿鳝溪佳园、中联东郡、香开连天、阳光城檀悦。

作为对比,板块更红火的晋三中,符合政策的比例高达73%,最终附中没用完名额。

所以如果当初这个数据来看,谁才有学区红利?

盘点总结

对于今年的投档线,只能说对一中伤害越来越大,持续加大的定向生比例,让一中的统招生源越来越少,第一条线死逻辑的划分,让一中剩余70%的生源质量受挫。

快乐学习的一中,对于大量定向生生源而言,进入后是否真的快乐?

对于定向生政策,目前已经主导了福州升学率,今年名额使用率也普遍较高。

很多所谓的中上学区,实际使用情况,可能还不如原来末尾的学校。

部分大量随迁的学校,目前依然是红利享受者。

未来福州的学区,注定会被定向生压得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