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网约车司机成女士,此前在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桥南的比某迪汽车海洋网鑫敏恒4S店购车时,已明确告知车辆将用于网约车营运,然而该4S店却强制为其投保了家庭自用性质的保险。后续成女士驾驶该车先后发生两起交通事故,北京市交通管理局出具的事故认定书均判定她承担全部责任。但当她第一时间向保险公司报案后,却接连收到两份拒赔通知书,理由均为“车辆改变使用性质,导致危险程度显著增加且未通知保险人”。这场因购车投保引发的纠纷已拖延近半年,至今仍未得到解决。目前成女士不仅面临车辆无法正常营运的难题,还需应对即将到来的诉讼。
购车时明确提需求,4S店隐瞒实情上家庭险
2024年9月,成女士因此前驾驶的燃油网约车油耗较高,计划在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桥南的比某迪汽车海洋网鑫敏恒4S店,置换一辆比某迪新能源车,专门用于网约车营运。
选车过程中,她不仅多次向4S店销售人员强调“车辆需用于营运属性”,期间还因担心最初选定的车型无法承接优选订单,特意与销售人员协商更换为可跑优选单的秦PLUS车型,全程未隐瞒车辆的实际用途。在购车流程推进中,4S店销售人员持续催促成女士办理保险,当时成女士正处于网约车订单执行过程中,销售人员还告知她“若不尽快办理保险,会耽误上牌排队进度,若国庆前无法完成手续,放假7天会造成较大损失”。由于当时仍在跑单途中,成女士只能按照销售人员发来的二维码,完成了保险费用的支付。
从双方的聊天记录中可清晰看到:销售人员仅提及“第一年强制投保是为保障保险权益”,完全未说明“为营运用途车辆投保家庭自用险”这一关键情况,更未提醒“若使用家庭险从事营运活动,后续发生事故可能面临拒赔”。后续阳光保险出具的电子保单显示,车辆使用性质明确标注为“家庭自用”,与成女士的营运需求完全不符。
更值得注意的是,当时与成女士一同从事网约车行业的一位同事(两人均有购车用于营运的计划),在向该4S店明确说明车辆营运用途后,同样被投保了家庭自用险。直至后续成女士办理保险续保时,4S店工作人员才告知“店内无法办理营运险”,此时她才意识到,当初投保时4S店存在刻意隐瞒——用她的话说,“若是早知道投保的是家庭险,即便不买车,也不会同意办理这份保险”。
为维护自身权益,成女士先后向比某迪厂家投诉八九次,还拨打了12315、12345政务服务热线,以及海淀政务热线、海淀商务局电话,甚至向中央广播电视台反映相关问题。但该4S店始终以“保险费用为你自愿支付,且已完成人脸识别验证”为由,拒绝承担“强制投保家庭险”的责任,成女士的维权之路陷入困境。
两起事故均遭拒赔,第三方调查存争议
2025年,成女士驾驶的涉案车辆先后发生两起全责交通事故:4月28日,在昌平区永安路与振兴路交叉口与其他车辆碰撞;9月11日,在京藏高速下行6公里处追尾一辆轿车,北京市交通管理局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均认定其承担全部责任。
事故后,成女士第一时间向阳光保险报案,却接连收到两份拒赔通知书:5月23日的通知书称,经调查确认车辆改变使用性质,依据《保险行业协会机动车综合商业保险示范条款》中“车辆改变使用性质导致危险程度显著增加且未通知保险人,相关事故损失不予赔付”的条款拒赔;9月17日针对第二次事故的通知书,引用理由与第一次完全一致。
成女士回忆,4月28日事故中,阳光保险起初已完成车辆定损,对方车辆维修完毕开走,但保险公司后以“4S店不认可定损折扣”为由拖延付款,随即出具拒赔通知。更值得关注的是,阳光保险委托的第三方调查人员曾告知她“上面有人打过招呼了,咱们得按正常流程走”,她还持有录音证据,可证明第三方调查存在删除录音的涉嫌违规操作。
成女士提供同行网约车司机案例佐证:其朋友曾因类似事故被保险公司拒赔,支付8000元后,第三方调查人员重新出具车辆非营运证明,保险公司最终完成赔付。
目前,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已就4月28日事故向成女士发起代位追偿,并短信告知将通过诉讼解决;9月11日事故的赔偿纠纷仍未处理,成女士面临较大经济压力。
车主困境:身体患病依赖营运,盼讨说法促规范
成女士身体状况不佳,有近30年高血压病史,因动脉硬化需长期服药且无法停药;此前还曾因子宫全切除、双侧输卵管切除手术住院,患有早搏及经多年治疗才好转的严重颈椎病,相关住院检查资料均已提交。对她而言,开网约车是唯一主要经济来源,如今因车辆拒赔无法正常营运,还要应对诉讼,每月需偿还信用卡欠款、保单贷款,家庭开支与还款压力让她陷入困境。
对于此次纠纷,成女士核心诉求明确:一是厘清各方责任,恳请相关部门调查三件事——4S店是否强制投保家庭险、阳光保险拒赔理由是否合理、第三方调查是否存在违规。其中第三方调查争议有明确沟通记录佐证:调查人员曾告知她“上面领导已经打招呼了,咱们见面谈,按正常流程走”,还要求她找村里进出口抬杆记录“证明未从事网约车营运”,且清明节假期结束两天后,相关审核便已通过。此外,4月28日事故中,对方车辆维修完成后,阳光保险提出按八九折支付定损费用,修理厂不认可,双方就付款产生争议,拖延两三天后保险公司出具拒赔通知,该过程亦有完整证据留存。
二是成女士希望以自身经历提醒其他网约车司机:购车投保时务必核实保险类型与车辆用途是否匹配,避免遇类似麻烦。她恳请相关方正视问题,给出公平合理解决方案,助她尽快恢复营运、缓解家庭经济压力。需说明的是,成女士提供的所有材料(含聊天记录,均为原文复制)均真实可靠,可佐证事件经过。
截至目前,北京海淀区西三旗比某迪汽车海洋网鑫敏恒4S店,尚未就“强制投保家庭险”问题回应;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支公司则表示,拒赔决定符合保险合同约定及法律规定,第三方调查无违规行为。
本文基于当事人提供材料及公开信息整理,相关事实最终认定,以责任判定结果及官方调查结论为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