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封建贵族和市民等级之间的对立,还存在着剥削者和被剥削者、游手好闲的富人和从事劳动的穷人之间的一般的对立。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恩选集》.第三卷.)
在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封建贵族”和新兴的“市民”是有“对立”的。封建贵族,享有特权、尤其是政治方面的特权;可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新产生了“资产阶级”,他们有政治上的诉求,就和封建贵族发生严重冲突,产生了“对立”。
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资产阶级登上政治、历史舞台后,又产生了“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的对立、“富人”和“穷人”的对立。
这只是“一般对立”,社会还有很多其它的对立,比如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对立、地域之间的对立等等。
“剥削者”,就是地主、资本家。
“被剥削者”,就是农民、工人。
剥削者和被剥削者,是天然对立的;不要以为很和谐,慰问一下、评个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开个公司年会等等,就能消除对立。反而,如同狼和羊的对立,是“不可调和”的,因为利益是相反的、不一致的。
“富人”和“穷人”也是对立的;富人炫富、穷人被讥笑,这如同“楚河汉界”,是对立的两个营垒。
只可惜,有的人明明是普通人,是“被剥削者”,可是,却没有人格、“认贼作父”,整天为权贵们摇旗呐喊、阿谀奉承。好像那样做、那样说,自己也成了“高等人”,然而,一条狗汪汪狂吠,以为自己是人、那是自己的家,其实就是条狗而已,主人说不定哪天就吃了“炖狗肉”。
所以,社会的真实情况,并不是那么“和谐”,而是充满了“对立”。一个阶级和另一个阶级,一个团体和另一个团体,一个人群和另一个人群,一个人和另一个人,是充满对立、矛盾的。
顾客买东西,有可能和店主打起来、骂起来;乘客坐出租车,二人有可能打起来,还有出人命的;工人去打工,和老板发生矛盾,互相杀死的;农村农民被村干部欺负,有杀死村干部的;警察会杀人,民众也有可能杀警察;等等。
因此,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应该知道这个道理,做好迎接暴风雨的心理准备,不要以为这个社会风平浪静、平静安宁。而是,宁愿往坏处想,这样,遭遇纠纷、矛盾、犯罪,就能有效应对。
这是“对立”方面;辩证法还有个方面,就是“统一”。社会群体不论怎样对立,都是“统一”在一个机体里,可以视为社会、也可以是地球宇宙。
也就是,人们既有“对立”的情况,也有“利益一致”的方面,因此,人类才能存活下去、繁衍下去,不然,早“玉石俱焚”灭亡了。
但是,一个事物,“对立”的方面,是主要的;“统一”的方面,是次要的。假如两个中国人,因为仇怨、纠纷,一个杀死了另一个;他们之间的“对立”,是主要的;“统一”的方面,虽然同是中国人,但是,这似乎并不太重要。
社会里的人群,也是一样,由于人性恶、生存的大前提,哪怕是兄弟姊妹亲戚,也希望别人坏、自己好,即“见不得别人好”。所以,对于人类而言,对立是主要的。
只有实现了共产主义,人们的利益变得一致;到那时,才能消除“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