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沈璐才15岁就把“坏女人”演成了经典,真让现在的年轻演员汗颜
说起《红楼梦》里秋桐这个角色,绝对是可怜又可恨形象的代表人物。
虽然作品中关于她的描写并不多,但却是活生生的,大家“怜”她缺少见识、头脑简单,又“恨”她搬弄是非、嫉妒心强,最后做了王熙凤的“杀人工具”。
其中87版秋桐的演绎历来被奉为经典,可许多观众却不清楚,当年演这个角色的沈璐才只有15岁,而且还是被当作林黛玉候选人选进红楼剧组的,一度还是王熙凤候选人。
从林黛玉到秋桐,15岁演绎“风尘妾室”,她“嚣张跋扈又媚眼如丝”——这演技远超许多现在的年轻演员。
【1】
1984年,《红楼梦》剧组到黑龙江艺术学院选演员,当时只有15岁的沈璐从众人中脱颖而出。
她出身于艺术世家,外公是赵丽蓉的师傅马金贵,母亲马银珠是评剧艺术家,曾经扮演过林黛玉。
凭着清瘦秀气的模样和难得的书卷气,沈璐顺利作为林黛玉的候选人进了剧组。
当时林黛玉的候选人有陈晓旭、张静林(后来在剧中饰演晴雯)、张蕾(后在剧中饰演秦可卿)、胡泽红(后在剧中饰演惜春)、王小洁(后在剧中饰演宝珠)加上沈璐共6人。
这些少女怀揣着对红楼一梦的向往,聚集在北京,开始了为期近3个月的全封闭军事化管理培训。
当时剧组对她们要求很严格,要跑步、练身段、对台词、听红学家讲课,不许随便离开住地。
【2】
然而,命运却在不知不觉中转向。
饰演王熙凤的邓婕和沈璐关系较好,经常喊她帮忙配戏,让沈璐念秋桐的台词并配合做小品练习。
几次下来,导演认为她非演秋桐不可了。
更有意思的是,剧组开联欢会时,生性活泼的沈璐跳了一段大胆奔放的迪斯科。
这一跳,让导演和编剧“吓了一跳”,认为她性格太活泼了,不利于表现黛玉的忧郁。从此以后,导演组认为秋桐非沈璐莫属。
得知自己由神仙般的“金陵十二钗”变成了狠毒泼辣的“贾琏的三房”,沈璐一下子接受不了,就想收拾行李回家。
这个只有十五岁的少女,无法接受自己要扮演这样一个“坏女人”的角色。
【3】
这时,导演王扶林爱惜人才,一边劝解一边安慰。
他对沈璐说:“秋桐这角色特别有戏、出彩,别人都无法胜任,我们选不到比你演得再好的人了。反角又怎样,如果一个角色没有创作的价值,谁会记住你?”
这番话点醒了沈璐。
她忽然明白,角色的价值不在于正派还是反派,而在于是否有创作的深度。于是,她收拾心情,重新回到了剧组,决心全力以赴塑造好秋桐这个角色。
【4】
在表演上,沈璐把秋桐的那种泼辣、粗俗演绎得淋漓尽致。
其中,她站在尤二姐门前,看着经过的王熙凤,故意大声和王熙凤说话,手指指向尤二姐的方向,斜瞥的眼神里眼白居多,充满了对尤二姐的怨恨。
而最经典的则是,“她靠在门框上,翘着腿,剔着牙,眼里春波荡漾”。这个镜头成为了87版《红楼梦》中令人难忘的瞬间之一。
虽然秋桐只是一个小配角,出现在镜头也只有那么几个,可沈璐表演起来形神兼具,把秋桐刻画得仿佛从书中走来。
许多观众对秋桐吃饱喝足后倚在门槛上一边剔牙,一边谩骂奄奄一息的尤二姐那个情节还记忆犹新。
【5】
《红楼梦》播出后,沈璐和剧中其他演员一样成名了。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她并没有继续走在演艺道路上。
1988年,沈璐和宝玉扮演者欧阳奋强、宝钗的扮演者张莉等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学习电影导演专业。
毕业后,她调到哈尔滨电视台工作。
对于沈璐没有继续做演员,王扶林导演曾遗憾表示:“秋桐很有表演天赋,不做演员可惜了。”
对此,沈璐说:“我喜欢归于平淡的生活,当演员就不能过自己正常的生活了。”
1990年起,沈璐在深圳电视台先后担任文艺节目、少儿节目、体育节目、综艺晚会以及旅游节目的创办、制片、编导和主持等项工作。
后来她又做了6年的制片人,荣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并与王刚、崔永元等共同荣获了全国十佳主持人及“金话筒”金奖。
【6】
回头看,87版《红楼梦》已经播出三十多年,沈璐饰演的秋桐却依然鲜活地留在观众记忆中。
那段只有15岁的少女演绎风尘妾室的故事,成为了中国电视史上的传奇。
导演王扶林牢记着《红楼梦》里的那个经典镜头,“她靠在门框上,翘着腿,剔着牙,眼里春波荡漾。”
当然,观众也一直记着。
这个镜头不仅展现了一个小配角的精彩,更见证了一个年轻演员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
我要说的就是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