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又一常见鲁班术“职工档案造假”少算职工工龄,少给买断工龄费,

一起见证好时代 2024-01-11 15:09:45

当年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又一常见鲁班术“职工档案造假”少算职工工龄,少给买断工龄费,并连累职工申请退休时被少算多年工龄少拿退休金:

很多人都把目光放在国有企业改制中流失了多少国有资产,多少原管理层短短数载内暴富、全国上亿国企、乡镇街道集体企业职工下岗,贫富差距迅速拉大,所造成的伤痕给社会带来的撕裂与分层(在东北特别明显),最为人所知的就是在察觉到改制苗头后到正式启动改制这几年过渡期内的财务造假财务造假,这财务造假可不是今天像康得新、康美那样把报表弄得好看,虚增资产、营业收入和利润,而是把报表弄得异常难看,虚减资产、虚减营业收入、虚减利润,虚增债务,同时个人空手套白狼从银行疯狂融资购买企业股权,造成国有资产实际严重流失。

但是在这几年的过渡期内,除了财务造假问题外,就是对相当比例的拟下岗职工尤其是管理层觉得安排下岗时肯定会是刺头的职工的档案进行造假,因为这段时期档案还没有统一移送至当时的劳动保障局也就是今天的人社局下属的人才服务中心或档案托管中心,甚至不少职工下岗多年后档案还在原已改制单位,真正实现全部企业职工档案由人社局统一管理还是2002年后才逐步落实的。

诸如把职工在“厂里三产单位任职期间的数年经历”伪造成“该职工在此数年里请了病假”、这还算情节相对较轻的,还有把几乎天天按时上下班、三班倒的职工在档案里伪造成如下各类不胜枚举的情形:

1、“该职工某某年只上了半年班”;

2、“该职工某某年几乎天天只上半天班”;

3、“该职工某年上百天迟到早退”;

4、“该职工某某年至某某年每年几乎每天只上了半天班”;

5、“该职工某某年至某某年每年几乎只来上了三个月班”;

……………………

单位人事科、档案人员在领导层威胁下岗的情况下,只能按照领导的意思办理。

原国企管理层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借此少算职工工龄,改制时就能少给买断工龄费用。同时在上级检查和职工信访回复相关主管部门时,也能提供安排这些职工下岗的理由和书面依据。

在改制后的档案保管数年过渡期内,改制后的管理层对那些看不顺眼敢于发出异议声音的下岗职工,则利用改制后单位在过渡期内仍然保管这些下岗职工档案的权力,疯狂伪造这些下岗职工在未下岗前的十几年、几十年工作期间各种懒工的虚假档案,其目的是让这些下岗职工在今后办理退休时,工龄被继续减少认定少拿退休金,并以此证明单位实际给予这些下岗职工的买断工龄费用远高于这些下岗职工的“真实工龄”应得补偿。

这些下岗职工本来就很悲惨,大部分人下岗后是在工资很低的私企、作坊型、个体户类等底层企业上班或者打零工为生,结果还因为管理层改制中如此阴毒的鲁班术手法害得在退休时被少算很多实际工龄。

当然啦很多领导都曾为自己多年的铁哥们、老朋友给人社局打过招呼,在人社局指导下伪造这些人的知青时代和知青返城失业过渡期内的工作经历,这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0 阅读:90
一起见证好时代

一起见证好时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