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斗做得这么漂亮,我都不好意思用了

元月聊收藏 2024-01-03 12:21:27
彩色透明磨花玻璃渣斗-清中期 拍摄于嘉德艺术中心,故宫藏玻璃精品展 这三件玻璃渣斗均为有膜吹制,成形后再经刻面工艺琢磨加工而成。 在乾隆时期档案中便记载有“磨花玻璃”一词,与此器物所用工艺吻合度颇高。 这种层层交错排列的棱面装饰可追溯至罗马时期(公元1-2世纪),常见于萨珊玻璃(公元6-7世纪)。 补充: 渣斗,又名奓(音乍)斗,造型来源于瓷器,或可溯源至商周时期的青铜觚。其特点是侈口,高颈,鼓腹,短足,口径可与腹径相等或稍大,颈的高度约占全器的二分之一。当奓斗作为实用器使用时,其功能相当于唾盂。玻璃奓斗只有清代才有,并且流行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嘉庆以后虽有,但品质已差得远了。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