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深圳大赛项目故事 | 特普融合亲子乐团:让星星的孩子在音乐中听见世界

在深圳公益慈善项目大赛30强入围项目中,“特普融合亲子乐团”像一组特别的音符,正以音乐为沟通桥梁,以艺术疗愈的方式,让5

在深圳公益慈善项目大赛30强入围项目中,“特普融合亲子乐团”像一组特别的音符,正以音乐为沟通桥梁,以艺术疗愈的方式,让50个孤独症家庭听见了改变的可能。

2025年6月24日晚,深圳开心麻花红山剧场星光璀璨,颂雅艺术团的畅畅在此举办了一场圆满成功的个人演奏会。这位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附属中学的青年,精通钢琴、手风琴与电吹管,而他同时也是一位在星光下闪耀的 “星星的孩子”。

畅畅独奏音乐会海报

然而,在更多不为人知的角落,还有无数像畅畅一样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及其家庭在困境中探索。中国有超过1000万孤独症谱系障碍人士,每年新增近20万病例,仅深圳在册的孤独症谱系障碍人士就约2万人。这些家庭普遍面临照护压力:孩子的社交障碍和情绪问题导致亲子沟通存在挑战,传统一对一的康复训练模式相对单一、社交场景不足,很难突破“训练-回家-能力退化”的循环。

活动照片

颂雅艺术团汇聚了一支由12位资深专家教师、20余名党员、大学生以及热心人士构成的服务团队。团队中包括3名孤独症谱系障碍治疗专家和2位陶笛大师。除了核心项目团队,还有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以及特殊教育领域专业人士、演奏家等组成的支持团队提供专业指导。这使得音乐疗愈不仅在技术层面得到提升,更成为情感联结的桥梁。

活动照片

康康,自幼患有典型的重度孤独症,至今仍保留着自言自语的习惯。然而,每当音乐响起,他便全情投入,眼中仿佛只有旋律。在艺术团,他掌握了陶笛、葫芦丝、电吹管、双排键等多种乐器,其中陶笛已通过八级考试,葫芦丝也达到了九级的水平。他们对音乐有着深刻的感受力。尽管康康能够识读乐谱,但他更多地依赖于听觉,通过记忆来掌握更多的音符。当他身着白色长袍,自信地站在舞台上表演时,那阳光帅气、光芒四射的形象,让所有老师辛勤的付出都化作了喜悦的泪水。

康康演出照片

这些在音乐中绽放的光彩,正是特普融合亲子乐团项目的不断探索的成果。从畅畅的独奏满堂彩,到康康在旋律中展露的专注,孩子们在音乐里的每一步成长,都印证着音乐的独特力量。而项目通过一期音乐疗愈课程更清晰地发现,孩子们的核心症状有了改善,家长们也见证了孩子出彩的瞬间。这一切,恰是特普融合亲子乐团项目诞生的初心:以音乐互动探索创新干预方式。目前,一支以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为主体的团队已悄然成型,其中年龄最小的仅 4 岁。

活动照片

项目运行至今,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为项目注入了稳定的动能。从个人成长到社会融合,通过音乐互动和团体演出,提升孤独症谱系障碍人士的社交意愿和能力,改善眼神交流、表情识别、语言表达等能力。同时,家长共同参与音乐活动,增进了亲子之间的互动和理解,孩子们在特普融合演出中展示自我,有助于建立自信心,拓展社交圈。

活动照片

孩子们在舞台上绽放的自信,更让我们看到:孤独症谱系障碍人士不是孤岛,他们需要合适的方式融入世界。每个“星星的孩子”都拥有独特的天赋光谱,而社会的善意与专业的托举,正为他们搭建融入社会的桥梁。

后续,我们还将为大家带来更多深圳大赛30强项目的精彩故事,敬请继续关注!

注:本文案例素材及相关数据均由项目方提供。

大赛背景

深圳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由深圳市民政局主办,深圳市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承办,立足深圳、面向全国,植根十余年的创新实践,不断优化全国推介、公益创投和评选展示相结合的社会化赛事运营理念与模式,以基层基础民生服务需求为导向,聚焦老年人、残疾人、儿童以及社会救助对象、精神障碍患者、临时遇困人员等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遴选和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优质公益慈善项目,建设深圳公益慈善项目库,搭建开放、多元、务实的公益慈善项目创投赋能实践平台,助力深圳打造民生幸福新标杆。

*免责声明:

文章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字和图片之间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本文如无意中侵犯了任何一方的合法权益,告之即删;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且不侵犯任何一方的合法权益,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部分素材来源于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