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快七十岁了,俺们小时候的冬天非常寒冷,下多大的雪都是照常上学,还要带上一把大铁锹除雪,没有因为下雪或者天气状况不好而放假。 年代的因素,当年的生活条件无法与现代相比较。那时候还没有私家车,整个校园里没有一辆机动车。老师也不给学生补课赚钱,按月领取固定的教师工资,根本没有奖金类的额外的收入。 现在的单位领导上下班都有专车接送,我们那个年代无论职务高低,都是骑自行车上班,老师也是样,无论距离学校多远,都能够按时骑车上班。 纵然是女教师有哺乳期的孩子,照样会按时到校,没有任何特殊的待遇和关照。雪大自行车骑不动就推着走,爬都得按时到校。没有理由迟到,这是当年老帅的责任,每位老师也都有这种敬业精神。 学生也是一样,雪大不好走,就算是滚,到时候也得进入教室上课。除非是发烧,患了重感冒,一般情况下都是提前到校。 下课在户外的操场上打雪仗,放学回家打冰嘎,划冰车,童年时期是非常快乐的。成为一个时代的生活缩影。虽然物资匮乏,生活条件艰苦,但人们依旧积极乐观,这些场景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现代这些孩子就完全不同了,娇生惯养就不必说了,基本的生存能力都不具备,每天的起居都需要别人伺候,动手能力更是缺失。平时有点头痛脑热家长就害怕,吓得去医院里输液。 中国目前是全世界抗生素使用无限制的国家,抗生素的研发跟不办使用,新一代广普抗菌药物还没有投入临床,上一代已经对患者产生了抗体,失去了原有的疗效。 我虽然不是医生,但我懂得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孩子发烧,家长们会失去理智的带孩子跑到医院里去输液,殊不知这是在害孩子。经常乱用抗生素,一旦孩子患了重症,药物会在你身上不起作用,会出现无药可医的状况。 医生也是来者不拒,随心所欲的开出抗菌药物,阿奇霉素没作用,那就改打红霉素,不行再成换头孢,再去折腾作雾化。 国外的孩子也会感冒,也时常发烧,但他们决不会因为单一的发烧,而将孩子送去医院输液。尽管是孩子发烧,医生也不会建议你使用抗生素药物,更别提输液。 医生会亲热的和孩子聊天,了解分析孩子是感冒,还是流行性感染。最终会送给孩子一支雪糕,拿一点退热口服液,指导家长物理降温。国外医生的责任是控制患者发热,其它的都靠孩子用自身的免疫力去恢复。 医院会严格控制抗生素药物的使用,不到界定的限制适用范围,医生绝不会乱开药,也绝没有医生开药拿奖金分提成,医药代表给送医生钱这档子事。 就算是孩子发热高烧严重,医生仍然会坚持使用物理方法降温,适当的给药干预发热。真不知道是中国家长孤陋寡闻,小时候自己发热烧坏了脑子,遇到孩子发烧蒙圈,还是过度的溺爱心疼孩子。 我们小时候感冒发烧,喝点加过缸糖的姜汤,吃片扑热息痛,发点汗就好了。同学之间也没有送医院输液的,赶上流行性感冒,同样会被感染。 造成了今天的这种局面,是应该追究媒体宣传误导,谴责医疗机构不作为,更多的应该是医院只为追求效益而丧失医德,违背医规原则所造成的…… 从中央到地方的卫生机构,三令五申的强调,严格控制抗生素滥用。但医院的输液仍然在延续,社区里上门输液的护士,依旧生意兴隆……
我已经快七十岁了,俺们小时候的冬天非常寒冷,下多大的雪都是照常上学,还要带上一把
马延聊国际
2023-12-19 09:09:3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