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CDC都更新了新冠的数据。1.截至今年12月8日,美国目前增长最快的变

利和庄时 2023-12-15 12:53:09

中美两国CDC都更新了新冠的数据。

1. 截至今年12月8日,美国目前增长最快的变异体是JN.1,目前在美国的占比估计为15~29%。它的持续增长显示其传染性更强或免疫逃逸能力更强,但没有证据表明它相对于其他变异体对公共健康的风险更高,并且一般来说,不同变异体的症状往往相似。

Omicron的症状类型及其严重程度通常取决于个体的免疫水平和整体健康状况,而不是哪种变异体引起的感染。尽管JN.1和之前的BA.2.86的名字看上去有很大差别,但其实它们的S蛋白只有一个突变的差异。

美国CDC强调现有的新冠疫苗(XBB.1单价)预计将继续提高对JN.1的保护,并且现在的新冠检测和药物对JN.1有效。预计下个月新冠活动会增加,如果今年秋天没有接种新冠疫苗,推荐现在去接种。

2.中国CDC前天也发布了11月的新冠统计。

11月前半个月全国发热门诊诊疗量稳定在18万左右,11月27日达到最高峰33.8万,11月30日略有下降至31.3万。11月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有发热+咳嗽/咽痛的患者)占门(急)诊就诊人数比例持续增加。从11月初的5.4%上升至11月底的8.2%。

但是病原学检测结果表明,在目前国内所有ILI中新冠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比例,占压倒性多数的是流感。11月底ILI中流感占比46%,新冠只有1.2%。

(顺便补充一句,这个是哨点医院的监测结果,不存在「不检查就没有」的说法)

在国内目前的新冠病例当中,主要变异体是EG.5。WHO在今年8月份发布过EG.5的风险评估,关于其传染性、免疫逃离能力、公共健康风险的评估和上面美国CDC对JN.1的评估类似。

3. 国内目前的ILI主要是流感驱动的,而非新冠,因此防护重点是流感。

-无论是流感、新冠还是呼吸道病原体(比如RSV、腺病毒等),NPI措施都是有效的,包括勤洗手、在高风险场合戴口罩以及通风等。另外指南中没有提及的防治措施可能存在潜在风险,不建议尝试。

-接种流感疫苗,仍然是预防流感以及降低感染后并发症和重症风险的最重要手段。目前不需要考虑三价和四价问题。

-一般人在感染流感后以对症治疗为主,所以家里常备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另外虽然流感的传染性低于新冠,但是在家仍然建议做好个人防护和隔离,避免传给家里的老年人及儿童。高风险人群在确诊流感后建议早期使用抗病毒治疗(如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丰)。

注意所有新冠、流感的抗病毒药都是处方药,存在一定风险,用药前请由医生评估。

0 阅读:0
利和庄时

利和庄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