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引导学龄前宝宝阅读兴趣?
社群内的一位高校老师分享了她的育儿经验,2000多字干货长文,大家慢慢看[月亮代表我的心]
1. 阅读:在引导阅读方面,我的做法如下——
①阅读氛围感的营造。我在儿童房专门设计了一个阅读角,买了星星灯、小帐篷、小沙发、书桌、书架和地垫等,装饰得很温馨。每天晚上定时陪伴阅读30分钟,目的是让孩子从小对阅读活动建立愉悦感,从心理上不排斥。每天阅读时段固定下来,帮助孩子建立阅读习惯。
孩子有自己的小书架,阅读的内容每天让孩子在书架前自由挑选。文字材料都可以读,哪怕是他忽然跑到橱柜抽屉里翻出一本电器使用手册,我也带着他津津有味地读,目的是让孩子保有阅读的兴趣。
②重视启发式伴读。
首先是解读标题,帮助孩子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引导孩子就标题内容提出疑问,鼓励他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往下读;其次指读画面,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生动地描述画面,毕竟孩子小,还处在具象思维阶段,更能接受画面意思;最后一遍指读文字,让孩子感受口语的随意性和书面语的精确性。
2. 复述与譬喻:
这两点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类似于口头作文的思路训练,有助于孩子的表达、启发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一是按照叙事要素,随时让他复述一天的见闻,比如出去玩,一路去了哪儿、看到什么、遇到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心情如何?
二是在描述风景、人、事的时候,启发孩子远近取譬,使用比喻:“这个像什么一样啊?”毕竟比喻是修辞之王,也是最贴近幼儿思维的一种表述。孩子想到喻体后,我们再帮他加上一些形容词、成语或引用一些诗词,丰富他的表达。
尽量让复述和譬喻成为日常交流方式,孩子也很喜欢,也很有乐趣。记得有位群友分享说,带着孩子认识大自然,孩子在捡树叶时说,是在“收秋天寄来的信”,这个比喻太棒了。
还可以引导孩子使用类比进行粗浅的论证,比如读到《三字经》“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让孩子再想一些类似的例子。我家孩子喜欢观察蜘蛛和蚂蚁,就会说:“蜘蛛也吐丝啊,还有蚂蚁搬饭粒。它们也很棒。”
3. 少买玩具、多动手:
我家小孩从几个月大,就对空调外机非常感兴趣,喜欢愣愣盯着里面的风叶转,以至于孩子外婆一度怀疑他是不是自闭症。现在大了,孩子外出喜欢观察、记住所有空调外机的品牌、不同的设计细节,以至出厂地址;在家喜欢看空调安装使用说明书,喜欢搜视频记各类电器(排气扇、电风扇等等会呼呼转的电器)的工作原理,如何维修,然后各种模拟。
起先我给他买了几个小仿真空调玩具,看他喜欢维修,又顺势给他买了工具箱玩具,他自己在家到处玩安装维修游戏。后来空调玩具满足不了他了,每当家里收到快递纸盒他都要“扣留”,和他爸爸一起动手,贴纸、画画、切割,改造成大大小小、不同品牌的“空调”外机,玩得不亦乐乎。所有的“空调”玩具都自己保管得很好,玩坏了,回头再做新的,开心得不得了。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观察能力得到了发展,在我眼中大同小异的空调外机,看在孩子眼中能说出一大堆不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比如说话时,会从概念出发,问“电机是什么意思”,“与发电机有什么区别”,然后一直问,直到大致听明白。有一次居然很认真地跟他外婆阐述排气扇的工作原理,说得像模像样,一问,原来是从手机视频里背下来的。
看到家里那些成堆的闲置玩具,我的心得就是,玩具的选择要基于孩子的强烈兴趣,陪伴玩耍、动手制作可能比单纯买买买更有好处,动手动脑还省钱、省空间。
4. 自主学习:我们家没有电视,买的投影仪。
从小我不特别限制孩子看电子资源,包括手机抖音、B站,各类APP,孩子感兴趣都可以看、可以玩。平板我买的是【京东方BOE画屏E3低蓝光类纸护眼屏儿童护眼平板】,屏幕是类纸屏,相对比较舒服,有家长设定模式。他不爱看动画片,也不爱玩游戏,喜欢自己摸索。我下载了讯飞语音输入法,方便孩子自己用语音搜索感兴趣的视频看;还买了一个可视化倒计时钟,引导他自己控制时长。孩子目前没有出现沉迷现象,网络对他而言最大的意义是可以搜索感兴趣的内容,比如电器安装维修类的视频并模仿。目前已经养成了到点主动关掉的习惯,还自我劝说“再看对眼睛不好。”
今年暑假我发现他开始对数字敏感,就让他看群友推荐的数英启蒙动画片《数字积木》,并买了配套玩具,他特别有兴趣,每天看,玩,轻松学会了1-100的英文点数。我又给他买了一个带发音的普通【计算器】当玩具,他也天天把玩。就这样,他很快学会了10以内的简单加减法。
熏听自学方面,买的是【火火兔】【凯叔口袋机】【蓝猫点读笔】【牛听听超记牛】,还有天猫精灵。买回来教会基本操作之后,当成玩具让他自己玩,我不过多介入,也不做规划,放到啥听啥,孩子愿意停留听的,一定是他感兴趣的。在启蒙学习方面,我对自己的定位是引导者,给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权,不检测、不强迫。这样做的结果是可以发展孩子的内驱力,但也存在问题,就是学习效果不显著。
比如最大的问题是英语启蒙。本人英语口语不行,无法营造双语环境。孩子喜欢听SSS儿歌,也靠着听英文歌学会了不少单词和基本句型。但他不爱看动画片,网上博主推荐的资源我几乎都试过了,他都没有自发的兴趣。“小小优趣”APP里的内容算是在我的引导下看得最多,但除了《数字积木》,其它都不感兴趣。RAZ也不爱刷。接下来我打算参照群友们的经验、方法,继续摸索。我同事建议我带孩子去英语国家旅游一段时间,让他看看外面的世界,明白只会说中文是不够的,也许就会产生学习兴趣。
最后推荐书籍: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本),卡伦·霍妮《我们内心的冲突》(潘华琴译本),这两本书对我的育儿理念多有影响。教育是对本心的唤醒,而非对社会评价标准的削足适履;成长最终是一条通向自我的道路,是对健全的人格结构的无限趋近。育儿先育己。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