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3万变1260万!成都“套路贷”团伙落网警示录

你是否想过,借13万最后要还1260万?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发生在成都的真实案例。当"借钱"变成&#34

你是否想过,借13万最后要还1260万?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发生在成都的真实案例。当"借钱"变成"卖身契",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猎物。今天,就让我们撕开"套路贷"的华丽外衣,看看这些金融吸血鬼是如何将普通人逼入绝境的。

从"雪中送炭"到"敲骨吸髓"

成都的叶某永远不会忘记,那个看似"救急"的电话如何变成噩梦的开始。最初只是13万元的周转需求,却在11名放贷人、5家公司的精心设计下,像滚雪球一样膨胀到1260万元。这就是典型的"转单平账"套路——借新还旧,层层加码,债务像癌细胞一样疯狂扩散。

更可怕的是巴南区的案例,小丽明明已经还了15万,却被继续追讨5.5万本息。法院审理发现,她不仅不需再还,反而能追回1.3万超额还款。这些吸血鬼连基本法律红线都敢践踏,可见其猖狂程度。

解剖"套路贷"的犯罪链条

第一步总是甜言蜜语的引诱。"无抵押""秒到账""低利息"的糖衣炮弹,专门瞄准急需用钱的人群。等你签下合同,才发现暗藏"砍头息"等陷阱——借10万到手可能只有8万,却要按10万计息。

然后是暴力催收的恐吓。当受害者无力偿还,就会遭遇电话轰炸、恶意P图、上门威胁,甚至被虚假诉讼。成都这个团伙就娴熟运用法律漏洞,把民事借贷包装成合法债权。

最致命的是债务的几何级增长。通过"以贷养贷",让受害者在不同放贷人间来回转圈,每次"平账"都让债务翻倍。短短一年多,叶某的债务就暴涨近百倍!

法律利剑出鞘的启示

值得欣慰的是,这些犯罪团伙终将付出代价。成都警方雷霆出击,将这个涉案1260万的犯罪网络连根拔起。而《刑法》第313条更明确规定:拒不执行判决可判3-7年。有"赖账老板"听到要判刑,立马归还了9万余元。

但这远远不够。我们更需要建立全民防线:借款务必核实机构资质,警惕异常优惠条件;保留所有凭证,遭遇威胁立即报警;记住年利率超过36%就是高利贷,法院绝不会支持。

金融安全没有旁观者。当你看到"零门槛贷款"广告时,请记住成都这个惊心动魄的数字游戏。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就像那个被迫还1260万的受害者,最终迎来了犯罪团伙的覆灭。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让更多人在落入陷阱前,看清这些披着羊皮的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