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拼尽全力建起的 “江山”,突然被别人夺走,连回头看一眼的资格都没有。
张兰,这个曾把川菜卖进国贸、让俏江南成为 “高端中餐天花板” 的女人,30 年里两次站上巅峰,又两次摔进谷底。如今她靠直播带着麻六记火遍全网,可当年失去俏江南的痛,藏着所有创业者都该警惕的真相。
一、从端盘子到 “餐饮女王”,她靠 “敢闯” 赢了第一次上世纪 90 年代,张兰在多伦多的中餐馆里,每天端十几个小时盘子,手指被热水烫得全是泡。有天她看着餐厅里西装革履的客人突然想:“为什么中国菜只能在小馆子卖?我要让它登上大雅之堂。”
揣着攒下的两万美元回国后,张兰没急着开店,先在餐饮圈摸爬滚打了 7 年。1998 年,她咬着牙在国贸租下铺面,开了第一家俏江南。当时身边人都劝她:“国贸租金那么贵,做川菜太冒险了!”
可张兰偏要 “反着来”:店里用意大利大理石铺地,墙上挂着手绘壁画,连盛菜的盘子都是专门定制的青瓷。别人做川菜追求 “麻辣过瘾”,她却改成 “少油提亮”,连麻婆豆腐都撒上了松仁。
就这么 “不按常理出牌”,俏江南火了。外企高管来这儿谈生意,明星来这儿办派对,张兰站在门口,能准确说出每个熟客 “不吃葱”“要微辣” 的习惯。到 2006 年,俏江南开了 30 家店,年营收突破 10 亿,媒体直接称她 “中国餐饮女王”。
那时 IDG、红杉等资本追着要给她投钱,张兰却拒绝了:“我怕他们不懂我的品牌,把俏江南的魂改没了。”
二、2 亿融资成 “催命符”,她把控制权拱手让人如果时间停在 2006 年,张兰或许会一直是那个 “掌控全局” 的女王。可 2007 年,她还是签了鼎晖的 2 亿投资协议 —— 资本承诺帮她把俏江南做成 “中餐界星巴克”,这话让她动了心。
可她没料到,这 2 亿钱,成了 “捆住手脚” 的绳子。
资本进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催扩张:“3 年内把门店开到 100 家,抢占市场!” 张兰想稳着来,可财务总监是鼎晖派来的,开会只看 ROI(投资回报率),她 “凭经验拍板” 的决策,全被要求 “先做报表”。
短短 3 年,俏江南的门店从 30 家飙到近百家,上海陆家嘴、成都太古里…… 核心地段全是它的招牌。可扩张太快,问题全暴露了:厨师不够,只能从别的餐馆挖人,北京和上海的鱼香肉丝味道都不一样;服务员培训跟不上,高端服务变成了 “应付了事”。
更糟的是上市风波。鼎晖催着俏江南赴港 IPO,要求 “降低食材成本,提高毛利率”,张兰坚决不同意:“客人吃的是品质,不是报表上的数字!”
两人在会议室吵到拍桌子,可资本手里握着 “对赌条款”——5 年不上市,要么张兰回购股份,要么鼎晖有权转卖。2011 年,俏江南香港 IPO 失败,对赌条款被触发。张兰拿不出钱回购,只能眼睁睁看着鼎晖找来了新的接盘者。
2014 年,张兰收到通知:她被踢出俏江南管理层,彻底失去了自己一手养大的 “孩子”。那天她走出俏江南总部,记者围着她问感受,她只说了一句:“资本是好东西,但得有本事驾住。”
而没了张兰的俏江南,也慢慢 “没了魂”。新资本为了省钱,裁门店、减食材成本,曾经的 “高端宴请首选”,渐渐变成了没人愿意去的普通餐馆,到后来门店从百余家跌到不足 30 家。
三、60 岁从头再来,她靠 “真实” 把麻六记做爆谁也没想到,被踢出局的张兰,没被打垮。2019 年,60 岁的她带着新品牌 “麻六记” 重新出发,这次她换了条路:不做高端做大众,靠直播卖货。
刚开始直播时,有人在评论区嘲讽她 “老了还折腾”,她不生气,反而笑着说:“我 50 岁失去俏江南,60 岁再创业,只要敢拼,什么时候都不晚。”
镜头前的她很真实:试吃麻六记的酸辣粉,辣得直擦汗;聊起当年的坑,直言 “当年太傻,把控制权让给了资本”;粉丝说 “想加盟”,她反复提醒 “餐饮不好做,一定要先考察清楚”。
就靠这份 “不装”,麻六记火了。2023 年,麻六记营收突破 1 亿,酸辣粉、毛血旺成了网红爆款。有人问她现在和当年有什么不一样,张兰说:“以前想靠资本走捷径,现在懂了,创业没有捷径,得自己握稳方向盘。”
张兰的 3 个 “血泪教训”,创业者别再踩张兰的故事,不是 “逆袭爽文”,而是给所有创业者的 “避坑指南”:
融资前先划 “底线”:别为了钱轻易让渡核心权力,品牌定位、发展节奏这些 “命脉”,一定要握在自己手里,否则资本说变脸就变脸。
现金流比 “规模” 重要:俏江南倒在 “没钱回购股份”,再大的门店规模,没了现金流都是 “空中楼阁”,创业要先保生存,再谈发展。
别让品牌 “绑” 在自己身上:张兰在时俏江南风光,她走了品牌就垮,创业者要建 “体系”,让团队、标准能支撑品牌走下去,而不是只靠一个人。
如今的张兰,还在直播里忙碌,偶尔会提起俏江南,但早已没了当年的遗憾。她说:“摔过的坑都是经验,只要不放弃,总有机会再站起来。”
这句话,送给所有正在创业路上的人 —— 风光时别飘,低谷时别慌,走稳每一步,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