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预制菜进校园##健闻登顶计划#
品控前提下,预制菜本身的营养是无需担忧的。相比于家庭自己烹调的菜肴,一部分预制菜的维生素保留程度可能还会更多一些(加工温度和时长差异),营养配比可能会更合理一些(可以标准化)。
但是,如果质控标准缺乏或者不足、监管有限或者没有,预制菜从安全角度肯定是会被消费者打上问号的。尤其是当针对的是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
因此,问题的关键不是预制菜这个类目,而是它的规范发展。
已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已经将“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列入规划。针对特殊人群(比如学生),不仅预制菜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需要严格执行相关标准。还需要相关的学术科研圈对预制菜的标准、流程等提供研究及技术支持。例如:通过实验室数据提供营养学证据,证实预制菜的营养素保留程度、安全程度是否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以及相比于家庭自制食物和食堂大锅饭,是否有营养/安全性上的优势等~
同时,政府的相应规范及监管,是消费者利益的不二保障。
如果新事物一定要出现,那就让它更安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