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加沙的血与中东的 “嘴”

加沙的废墟还在冒着烟,以色列的装甲车正一步步啃食着剩余领土,可那些在镜头前高喊 “声援巴勒斯坦” 的中东伊斯兰国家,从头
加沙的废墟还在冒着烟,以色列的装甲车正一步步啃食着剩余领土,可那些在镜头前高喊 “声援巴勒斯坦” 的中东伊斯兰国家,从头到尾只做了两件事 —— 给哈马斯递点 “零钱”,对着以色列骂几句 “狠话”。真要抄起家伙冲上去?没有一个人动。

别再信 “伊斯兰兄弟情深” 的鬼话了。这场冲突里,每个中东国家的算盘都打得噼啪响,所谓的 “支持”,不过是贴着 “宗教” 标签的利益交换;所谓的 “谴责”,不过是怕被骂 “冷血” 的表面功夫。

伊朗是哈马斯最粗的 “金主”?可如今的伊朗,自己被制裁压得喘不过气,石油出口受限,国内经济紧绷,给哈马斯的援助早从 “输血” 变成了 “挤牙膏”—— 不是不想帮,是实在没力气;

卡塔尔、土耳其愿意给哈马斯庇护和钱?

前提是哈马斯得帮他们维持地区影响力:卡塔尔要靠哈马斯稳住对加沙的话语权,土耳其要借哈马斯刷 “伊斯兰领导者” 的存在感,一旦要他们真跟以色列撕破脸、把自己拖进战争?门都没有;

沙特、阿联酋更直接:早就跟哈马斯断了来往,转头跟以色列眉来眼去搞合作 —— 他们怕伊朗借哈马斯渗透海湾,更怕跟以色列交恶丢了美国的支持,比起 “巴勒斯坦同胞”,自家的政权稳定和石油生意才是头等大事;

最讽刺的是埃及:作为唯一跟加沙接壤的阿拉伯国家,它封加沙的力度比以色列还狠。

埃及视哈马斯为 “麻烦制造者”,怕哈马斯的势力渗透到本国,更怕加沙难民涌入打乱国内秩序 —— 对埃及来说,“防哈马斯”“防难民”,比 “帮加沙” 重要得多。

这些国家根本不可能像上世纪 50-70 年代那样,拧成一股绳跟以色列开战。

沙特和伊朗的教派仇怨、地缘争夺早就摆上台面,怎么可能为了哈马斯联手?

埃及和土耳其因为穆兄会的问题互相提防,怎么可能并肩作战?

卡塔尔和海湾四国的外交裂痕至今没补全,怎么可能达成一致?

所谓的 “联合抗以”,不过是外界一厢情愿的幻想,内里早被各国的私心拆得稀碎。

更别说接纳巴勒斯坦难民了 —— 上世纪 70 年代的 “黑九月事件”,早给所有中东国家敲了警钟。

当年巴解组织在约旦搞武装活动,企图动摇约旦政权;后来跑到黎巴嫩,又直接挑起了黎巴嫩内战。

这笔 “烂账” 谁都记得:接纳巴勒斯坦难民,可能就是引火烧身,搞不好还会让自己国家陷入混乱。

所以现在,就算加沙被炸得面目全非,也没有一个中东国家愿意敞开国门 —— 他们宁愿看着加沙流血,也不愿赌上自己的安稳。

说到底,哈马斯从一开始就是孤军奋战。那些中东国家的 “支持”,不过是口头的 “人情”;那些 “谴责”,不过是表面的 “姿态”。

而加沙的普通人,却要为哈马斯的选择买单,为各国的私心付出代价。

这场冲突里最残酷的真相,不是以色列的炮火有多猛,而是所谓的 “伊斯兰兄弟”,从来只认利益,不认同胞;所谓的 “声援”,从来只停在嘴上,不到实处。

加沙还在炸,哈马斯还在扛,可巴勒斯坦人,早就被整个中东抛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