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预料不到,马自达CX-50首秀仅交付503辆,在上市前期预订破20000辆的光环之下,我们该怎么看待这个巨大的落差。 说实话,我希望看到它的热销,因为只有像CX-50这种产品真正走红,才能扭转当下消费者失去理智的新能源追随潮。 CX-50可以说是马自达充分考虑市场诉求后,推出的一款没有明显短板的SUV,与CX-5定位完全相同,但无论是体格还是轴距,它都轻松甩开了CX-5,比如2815mm轴距,实车体验会告诉你这不像马自达的风格,太宽敞了。 15.98万元起售价比CX-5高了10000元,但2.5L发动机具备智能变缸技术,操控乐趣还是纯粹的马自达味道,至于后扭力梁非独立悬架,日常驾驶感受不到什么不同,激烈驾驶或者类似于川藏线穿越,照样轻松通过,所以不要唯“独悬”论了。 其他功能不需要详细研究,CX-50就是要把操控和空间两个点融合在一起,谈智能化、娱乐功能都是扯淡,也不可否认它与同级别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化层面的差异,但我们应该明白买它的理由是什么。 一款开不坏的日系SUV,放下了曾经对于操控的执着,开始疯狂拉伸轴距,我觉得最起码是一种值得肯定的精神,但在当今汽车市场上,要想迅速获得认可,恐怕需要一些时间和反馈,比如略显传统的中控台,在大屏满天飞的时代里,确实不容易被关注。 正如当年马六被誉为东瀛宝马一样,很多事情都是时间沉淀的结果,CX-50对于马自达来说不容有失,所以从空间、配置方面看是牟足了劲去往好的方向做,所以即便是终端交付量不高,但它依然被称之为“六好”SUV。 有时候市场就是这样,不管你是否优秀,总有被错杀的可能性,马自达品牌的影响力需要时间去提升,间接影响CX-50的发挥,消费者同样需要时间和机会,去通过CX-50重新认识马自达。 那么,大家觉得各方面表现出色的CX-50,是不是被市场错杀了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