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猿看文物##知识万花筒#
【蔡侯青铜鼎】
公元前518—前491年
出土于安徽寿县蔡昭侯墓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蔡侯青铜鼎是蔡昭侯墓葬中出土铜鼎体量最大、样式最独特的一件。它直口方唇,平盖,顶有捉手,周身覆盖着凸弦纹和蟠螭纹,三蹄足上端还饰有饕餮纹。在蔡侯青铜鼎的底部,还留存有明显的烟熏痕迹。器盖内也铸有“蔡侯申之食[鼎于]”的铭文。研究确认,这种体型硕大的鼎称作“镬鼎”,具有实用功能,而非祭祀,常用来烹煮食物或者牺牲。
东周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呈现出“礼崩乐坏”的纷乱局面。蔡为小国,原是周武王母弟叔度的封国,夹于吴楚两国之间。蔡昭侯在位时期,采取游离于亲楚与亲吴之间的外交政策。公元前447年,蔡国为楚国所灭。
安徽寿县蔡昭侯墓出土的青铜器器型丰富,品类繁多,其中不乏制作工艺精湛、艺术水平高超的美器,也有铸刻长篇铭文、史料价值极高的重器,反映出中国古代器用制度礼乐文明的紧密联系,是东方青铜文明的生动缩影。
图1|蔡侯青铜鼎,通高69.7cm、口径62cm,蔡昭侯时期(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图2|蔡侯青铜鼎器盖内铭文为“蔡侯申之食[鼎于]”,后两字在此处指单独的大鼎(来源:考古中国)
图3|著名考古学家陈梦家绘制的蔡侯青铜鼎线图(来源:陈梦家《寿县蔡侯墓铜器》)
图4—5|“东方吉金——中韩日古代青铜器展”展览展厅(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图6|“东方吉金——中韩日古代青铜器展”展览中的蔡侯青铜鼎(来源:自摄)
图片以及资料来源:
1.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
2.唐宇.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青铜器赏析(下)[J].荣宝斋,2015(03):66-103.
3.陈梦家.寿县蔡侯墓铜器[J].考古学报,1956(02):95-123.
4.祝振雷.安徽寿县蔡侯墓出土青铜器铭文集释[D].吉林大学,2006.
5.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M].科学出版社,安徽省博物馆编著,1956.
6.考古中国.“青铜时代·寿县蔡侯墓”词条[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