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温州以旧换新刷屏!旧房抵首付 省下的钱够环游世界

9 月20日,温州市住建局发布《关于推进存量房"以旧换新"试点的通知》,没有媒体造势,没有专家解读,这份文件却在浙南楼市

9 月20日,温州市住建局发布《关于推进存量房"以旧换新"试点的通知》,没有媒体造势,没有专家解读,这份文件却在浙南楼市引发热议。从"老破小滞销"到"旧房可抵首付",温州正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激活存量市场——当二手房不再是"烫手山芋",当换房成本大幅降低,我们终于可以问:那个"住房升级"的时代,真的要来了吗?

一、"以旧换新":一场盘活存量的"城市手术"

根据通知,温州将在鹿城、瓯海、龙湾三区试点存量房 "以旧换新",具体模式为:

•政府平台牵线:建立 "以旧换新"房源库,整合二手房信息;

•房企让利促销:参与试点的房企对新房给予 5%-10% 折扣,同时接受二手房作为首付;

•金融机构支持:银行提供 "旧房置换专项贷款",利率比基准利率低0.3个百分点。

这场变革的意义深远。温州二手房市场长期处于 "挂牌量高、成交低迷"状态,截至2025年8月,二手房挂牌量达8.2万套,去化周期超过24个月。"以旧换新"政策旨在通过"新房折扣+旧房抵首付"的组合拳,打通新房与二手房的流通渠道。

二、从 "滞销房"到"硬通货":以旧换新的三大价值

"以旧换新"对购房者的利好显而易见:

1. 降低换房门槛

以一套总价 200 万的旧房和一套总价300万的新房为例,购房者原本需支付首付90万(30%)。通过"以旧换新",旧房可抵首付60万,新房折扣后总价285万,首付仅需25.5万,显著降低换房压力。

2. 缩短交易周期

传统换房需经历 "卖旧房-买新房"两个环节,周期长达6-8个月。"以旧换新"模式下,房企直接收购旧房,购房者可在1个月内完成置换。这种"一站式服务",解决了"卖旧买新"的时间差问题。

3. 提升旧房价值

参与试点的房企对旧房的收购价高于市场价 5%-8%。以一套市场价180万的旧房为例,房企收购价可达189万,使旧房业主获得额外收益。这种"溢价收购",有效激活了存量市场。

三、对房企的挑战:从 "新房销售"到"存量运营"

"以旧换新"对房企的影响更为深远:

1. 资金压力增大

房企需垫付旧房收购资金,资金周转周期延长 3-6 个月。为缓解压力,温州推出"旧房收购专项贷款",房企可获得最高5000万的低息贷款。这种"金融杠杆",帮助房企平衡短期成本与长期收益。

2. 运营能力要求提升

房企需建立二手房评估、收购、处置的全流程体系。温州某房企负责人坦言:"我们现在招聘时,既要看房地产经验,也要考察二手房交易能力。"这种能力要求的变化,正在推动行业人才结构的转型。

3. 定价策略调整

"以旧换新"模式下,新房价格包含旧房溢价。房企需重新制定定价模型,确保"新房折扣+旧房溢价"的组合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9月温州试点项目新房均价为2.2万/㎡,较周边非试点项目低8%,但去化率达65%,显著高于非试点项目的40%。

四、对楼市的 "蝴蝶效应":三大群体将受影响

"以旧换新"的影响已开始显现:

1. 改善型购房者:迎来换房黄金期

"以旧换新"政策使改善型需求集中释放。9月温州试点项目中,二次购房者占比达72%,较非试点项目高25个百分点。其中,鹿城区"中央绿轴板块"的试点项目去化率达78%,印证了市场热度。

2. 二手房业主:旧房成为"换房筹码"

政策实施后,二手房业主的议价能力增强。9 月温州二手房挂牌量环比减少8%,但成交价微涨1.2%,部分优质房源出现"业主反价"现象。这种"量减价升"的趋势,反映出存量市场的结构性变化。

3. 中小房企:面临生存危机

"以旧换新"对房企资金实力和运营能力要求严苛。温州某中小房企负责人坦言:"我们的资金链最多支撑3个月,无法参与旧房收购。"这种压力可能导致中小房企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五、争议与隐忧:政策执行的 "最后一公里"

尽管 "以旧换新"备受赞誉,但仍存在两大争议焦点:

1. 旧房评估标准是否公正

房企对旧房的收购价依赖评估机构,但评估过程缺乏透明性。有市民担忧,这可能导致 "关系户"获得更高收购价。对此,温州市住建局已建立"旧房评估复核机制",购房者可申请第三方机构重新评估。

2. 财政压力能否承受

政府需为 "旧房置换专项贷款"提供贴息,预计未来三年财政支出将增加约15亿元。为缓解压力,温州探索"REITs融资""社会资本参与"等创新方式,力求实现资金闭环。

六、对全国的示范效应:以旧换新的 "温州范式"

温州的试点,为全国提供了三大创新样本:

1. 市场化运作机制

温州 "以旧换新"以房企为主体,政府仅提供平台和政策支持。这种"市场化主导"的模式,避免了行政干预的弊端,更符合房地产市场规律。

2. 金融工具创新

温州推出 "旧房置换专项贷款""旧房收购专项贷款"等金融产品,形成"政府贴息+银行让利+房企参与"的资金闭环。这种"金融组合拳",有效降低了各方成本。

3. 全流程服务体系

温州建立了 "线上房源库+线下服务中心"的全流程服务体系,购房者可通过手机APP查看旧房评估、新房折扣等信息。这种"数字化服务",提升了政策执行效率。

结语:当存量房成为城市发展的 "新引擎"

温州 "以旧换新"政策的意义,远超房地产本身。它标志着中国城市正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更新",从"新房崇拜"转向"存量激活"。对于购房者而言,这是一次居住升级的机遇;对于房企而言,这是一次商业模式的重构;对于城市而言,这是一次发展动能的转换。

正如温州市住建委主任所言:"我们不是要制造市场波动,而是要让存量房流动起来。当老破小能换新房,当旧房能成为资产,这座城市才算真正实现了'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