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壳大战,也称得上A股的奇葩,我也不想去查阅其它成熟的股票市场有没有保壳这一说。只是觉得A股未免对这类公司好的过头了,为什么会成为ST呢,基本上是业绩持续亏损才被带帽,原因很明确,那么你想要摘帽,就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业绩扭亏为盈,而业绩要增长必须通过主营业务的营收来实现,而不是通过一些其它的歪门邪道来实现。
看看我们大A股上市公司的保壳的独门秘籍,“自救”招数五花八门:有便宜卖资产的、有闪电式并购重组的、有设立新公司突击增收的、还有无偿赠送资产的……可谓使尽了浑身解数。
在退市的悬崖边上,这些为了保壳的上市公司苦苦挣扎,似乎情有可原,但如果公司本身缺乏持续经营能力,秀“财技”式的“保壳”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
关键是制度允许这样表演方式,所以尽管这些保壳公司丑态百出,但又无可奈何。只不过,随着退市新规深入实施,近年来,监管层不断加大出清力度,紧盯上市公司年末突击交易行为,通过“刨根问底”式问询,扎实开展现场检查等,想蒙混过关着实不容易了,让“花式保壳”行为无处遁形。
即便监管再严,今年到目前为止退市的公司只有45家,其中强制退市的44家,去年总计退市41家。这么多年总计退市不过百家。想想这些公司给市场带来多大的危害。
其实在我看来,最大的危害恐怕是那些即将要戴帽的上市公司,由于他们不是重点监管的对象,所以必须防止这类公司通过一些非正常的手段进行财务洗澡,从而避免戴帽。由于这类公司可能比ST类的公司更坑人,普通投资者很容易被蒙骗,而ST类的保壳公司,至少普通投资者会刻意的回避掉。
那些保壳的公司,属于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怎么可能更好的回报投资者,这个市场本身就是优胜劣汰,该退就得退,这个市场不可能无限扩容,这么多年扩容已严重危害到A股的根基,只有更多的企业退市,在加强的监管的前提下,尽可能给优秀的企业创造上市条件。
想想保壳公司,全是损招,便宜卖掉资金,这实质上加大公司的亏损。闪电并购重组等等,大多是慢性自杀。只有真正做到脱胎换骨,吸纳优质的盈利资产,恢复造血能力,才能完成从“保壳续命”到“养壳优化”的转变。
鼍龙
必须取消st股票。一年亏停牌,再连续两年亏直接退市。退市公司必须按发行价还本付息。(无力偿还拍卖个人资产),保荐、担保公司负连带责任。
用户13xxx92 回复 02-21 19:34
这个可以有,这才是真正保护股民的政策
用户16xxx86 回复 02-23 20:49
按发行价赔可以有,就没公司敢定百倍高价了。
Gavin Lee
暂停所有IPO发行,盘活存量股市,该重组重组,该合并合并,这才是活水来源造福亿万家庭,美国举债创历史纪录,为的是漂亮国能独霸全球,繁荣强大了整个美国。
白首太玄经 回复 12-07 13:42
理都懂,但它们不弄[呲牙笑]。北交所上市的该减持了,所以狂拉,吸引散户割韭菜。如果散户不入套,最后是镰刀互割[呲牙笑]
shence 回复 02-22 19:27
一旦退市,中小投资者血本无归,终于ipo只允许借壳上市
乐乐
壳值钱,一支sT票是从上市几十元每股跌到一块多每股,如果买完他公司股份,然后在买他的产品让业绩大涨,摘掉sT的帽子,股票翻几倍大涨在卖出股票可大赚一把
泡泡糖 回复 12-05 13:01
还得会讲故事、画大饼
用户11xxx85
退什么退?新放进来的更烂!
北方有狼 回复 02-11 10:27
你说中问题关键了
绿岸在前
三纤点保卫战的不断上演才是保A股壳的大戏在上演[吐舌头笑]!
用户19xxx30 回复 02-13 23:55
3000现在变压力位了,应该是3000突破战,估计2024年股指运行空间就在3000点和2400之间。
123
巴菲特来大A都得掉层皮
韮菜
入A即死!
两极
ST咋了,这边还天天放新股呢,亏损都能上市也是奇葩
扇不善良
很多新发行股票年年亏损,为什么不能容忍老股票亏损呢
红色时光
万科A,日均盈利5000万,敌过A股百分之九十的上市公司,十元就是底部机会。深成指第一股。
一阵风 回复 02-22 12:42
港股才6块市盈率太高!大a 10块
李梓宏
为什么退市不赔偿,退市应该要实控人赔钱。
雪中悍刀行
打牌输了你还能找麻将馆要回来?
我在_四季爆好
我就被ST泛海害惨了,买了4万多,就剩14000
钓友一枚 回复 12-05 03:13
明天13300
用户91xxx53
适者生存啊
大夫
退市股票应该让证卷公司赔偿七成,上市公司赔三成,且按照上市后的最高价。
用户11xxx98
今天有跌停,亏88个W[大哭]
wingzero
我拿什么拯救你,大A?
蜗牛也是牛
应该限制股市公司总量,要新进就要有退出的。
平淡
还能玩吗?